贺兰山地下水系统(Ⅰ)

一、贺兰山地下水系统(Ⅰ)

贺兰山地下水系统为块状岩类裂隙水、层状岩类裂隙水和碳酸岩类裂隙水。北段中低山地下水子系统(Ⅰ1)含水岩组为前震旦系的变粒岩、片麻岩、混合岩及片岩、石英岩和黑斜长花岗岩。前震旦系地下水储存空间多被砂泥质充填,含水性较差,泉流量8.64~28.5 m3/d,矿化度0.3~0.6 g/L,属HScn型水。黑斜长花岗岩分布区泉水流量10~800 m3/d,矿化度小于0.5 g/L,为Hc和Hcn型水,氟离子含量大部分超过1.0mg/L。中段中高山地下水子系统(Ⅰ2)地下水储存于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含水岩组中,多以下降泉出露,流量9.5~321.4 m3/d,矿化度0.25~1.18 g/L,为Hcn、HSCcn、SHcn型水。南段中低山地下水子系统(Ⅰ3)富水性较差,地下水天然露头极少,个别谷底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 g/L,属HS或SH型水。花布山台地地下水子系统(Ⅰ4)含水性较差,泉流量0.9-8.64 m3/d,矿化度1~3 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