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建议

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建议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问题是一件惠国惠民的大事,要从源头抓起,首先各级政府要切实作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等义务,必须按照经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设计)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要求进行采掘活动,禁止随意采剥、削坡和堆放尾矿、废渣。对采、选(洗)形成的废液和污水,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矿山企业必须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污染问题及时进行治理恢复。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切实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矿山“三废”必须达标排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三废”综合利用水平。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元化、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引导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向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完善“保证金”的缴存机制。

露天开采的剥离物,开采完毕时或把它回填采空区,若采空区不回填,就按废石场复垦。地面塌陷区经复垦恢复治理,在沉陷区外围种植以沙枣、臭椿、刺槐等高大树种为主的防风林带;在沉陷区坑内种植经济果林、片林;在沉陷区突出的山包上种植火炬树,强化视觉效果;低矮植被主要选择红柳、柠条、沙地柏等树种,起到护坡固堤、保持水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