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断裂的避让带划分

第二节 活动断裂的避让带划分

地震时活动断裂两盘错动而形成的地表破裂,因形变强烈而导致其上建(构)筑物的破坏,这在目前是无法抗拒的,在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中应对其避让。多次地震现场考察表明,沿地表破裂带建筑物普遍严重破坏,而避开该带,即使是十几米,在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建筑物可保完好。如能预先确定活动断裂未来地震地表破裂的范围,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刻意避让,这对城市防震减灾意义重大。

不同断裂的性质、规模及活动习性不同,未来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带的宽度和范围也应不同。因此,针对某一活动断裂开展结构特征和活动习性方面的探测研究,再结合相关的依据和方法来确定工程避让范围,则更符合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际需要。

图9-7 黄河断裂北段常规氡气测量成果图

在具体划定“抗断避让带”时,还应适当考虑活动断层所在的场地条件和断层定位精度。例如,发育在山前或丘陵地区出露地表的晚第四纪活动断层,定位精度较高,又无液化影响,可仅针对断层的地表错动划出宽度较小的“抗断避让带”盆地中的发震断层,特别是全新世断层,除了地表错动,还需要适当考虑发震断层近旁砂土液化和近地表断层在松散沉积物中的发散问题,再加上有一定的定位误差,划出的“抗震避让带”宽度大些。具体到银川市的活动断层,盆地东西两侧的边界断层——贺兰山东麓断层和黄河断层属于前者,银川隐伏断层和芦花台断裂属于后者。

本目标区内4条需进行预测的断裂均属于裸露或埋藏很浅的断裂,适合采用前两种方法预测。芦花台断裂和银川隐伏断裂分布于城区,而贺兰山东麓断裂分布于盆地西缘的山麓,黄河断裂分布于黄河东侧的“盆台”转换地带,此二区域建筑物相对稀少。因此,芦花台断裂和银川隐伏断裂应为破裂带预测和“避让带”划分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