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地热资源分布概况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力度逐步加大,通过先进的卫星遥感、大地电磁测深、超长电磁波地下遥感探测、二维数字地震等方法技术,获得了较丰富的地热资源资料,并成功实施四口地热钻孔Y1、Y2、Y3及NSR-1,已投入开发利用,其中NSR-1井是四口井中出水量最大、水温最高、含矿物质成分最多、勘探深度最深(3258.99 m)的热水井。上述地热井的成功实施,进一步证实银川平原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将为今后银川平原规模性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可靠资料。
根据已收集到的钻孔资料,银川平原深部地温梯度主要利用Y1、Y3、NSR-1这三口地热井的测温数据确定,并依此对深层地热分布开展研究。Y1、Y3和NSR-1井地温梯度平均值分别为2.19℃/100 m、1.92℃/100 m和2.25℃/100 m,从地温—深度曲线图(图6-5)中可知地温随深度增大而升高,在3000 m左右地温可达到80℃以上。其中浅层部分在100 m以内地温波动比较大,之后波动比较小;深层部分地温梯度变化较为平稳。
图6-5 NSR-1井及Y1井和Y3井测温曲线图
根据Y1和Y3井测温曲线可知,虽在第四系内有地温>25℃的地层存在,为孔隙性热储,但分布很小,此次评价中忽略。新近系和古近系及其下在局部奥陶系地层存在可开采热储,为裂隙型热储。
根据三口地热井地质结构资料,上新统、中新统、渐新统和奥陶系热储层上部有良好的盖层(表6-2)。新近系和古近系各热储盖层岩性以泥岩层为主,砂泥比小于0.5,为相对隔水层或保温层;热储层岩性以砂岩层为主,砂泥比大于0.5,为相对含水层或热储层。奥陶系热储层上部也存在相对隔水的盖层,岩性为硅质泥岩,厚度为50 m。
因此,从地质情况分析,银川盆地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条件。
表6-2 地热井热储层与盖层对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