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活动历史

一、地震活动历史

银川盆地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北端,是一个晚近时期仍在活动的构造带,地震活动频繁。从研究区及周缘地震活动分布情况看(见图9-11),自1010年至今的1000多年的时间里,银川盆地及周缘有记载的4.7级以上地震活动大约28次,这些地震活动的震中地面投影位置多集中沿盆地长轴分布。其中,1739年发生的平罗8级大地震,极震区长轴方向为北北东向,震中位于平罗周城。除了这些具有明显破坏性的中强震外,研究区弱震活动也非常频繁,1970年以来,区内记录的2.5级以上至4.7级的弱震次数达600次。

近年来,很多地震专家针对银川盆地地震活动,尤其是1739年平罗大地震的孕震地质背景和发震构造等进行过很多的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深部地球物理揭示的构造样式看,银川盆地中强震活动频繁的孕震地质背景主要是:银川盆地在青藏块体向北东推挤运动的远程影响,在鄂尔多斯地壳稳定抬升中,于盆地基底形成了综合的应力场效应。当弹性应变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断裂构造进行释放,从而形成了局部地震活动。发震构造也不全是由哪一条断裂形成,很多中强震的震中位置深部多是四条北北东向断裂的交会位置,说明很多地震活动都是多组断裂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9-11 银川盆地及周缘地震震中位置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