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风能资源
宁夏地处甘肃、内蒙古、辽宁大风带,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潜力大。根据宁夏风能资源评价报告普查结果,宁夏风能资源总储量22530 MW,适宜风电开发的风能资源储能为12140 MW。宁夏平均风速2.0 m/s~7.0 m/s,有3个年平均风速大于3.0 m/s的中心,分别是沿贺兰山一带为中心的区域;兴仁、海原、中宁、韦州、麻黄山一带的中部地区;以六盘山、泾源为中心的南部区域。其中贺兰山、六盘山是宁夏年平均风速最大的中心,麻黄山为宁夏年平均风速的次大中心。宁夏风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风速最大,冬季次之,秋季较小,夏季最小。
根据有关部门风能资源测算结果,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区风能资源共划分为4个风能区:
(1)风能资源丰富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200 W/m2,年平均风速为5.8 m/s~7.0 m/s,分布在贺兰山的山顶和山峰,全年各季节都有丰富的风能潜力,但该区在风能利用上比较困难。
(2)风能较为丰富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 W/m2~200 W/m2,年平均风速为4.3 m/s~7.0 m/s,分布在贺兰山南端东侧开阔区域、贺兰山与桌子山之间的狭窄地带、青龙山与罗山之间的狭窄地带,以及罗山、香山附近,适宜开发利用。
(3)风能资源可利用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50 W/m2~100 W/m2,年平均风速为3.1 m/s~4.0 m/s,主要分布在麻黄山、惠农等地。一年中基本是春季风能较为丰富,冬季次之,可以开发利用。
(4)风能资源贫乏区:除上述三个区域外,大部分地区为风能资源贫乏区,风能利用价值不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宁夏已开发建设了贺兰山、青铜峡、长山头、红寺堡、宁东、太阳山等风电场。上述风电场基本都在大量未利用的连片荒漠、荒滩等区域,并且规划的大部分风电场在电网覆盖范围内,风电接入条件较好。截至2018年宁夏风电建设总规模为1303.66万kW,已建成932.74万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