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成果

二、主要成果

2016年以来,通过开展宁夏沿黄经济区水工环综合地质调查,在破解自然资源禀赋、关键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等地质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一)查明了宁夏沿黄经济区的资源禀赋,为多元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地质资源基础

(1)宁夏沿黄经济区水资源、土地资源、清洁能源、旅游地质资源、地下空间资源禀赋较好,各资源间匹配性好。其中,银川盆地和卫宁盆地土地平整,水土匹配良好,生态宜居,是经济区发展的重点地区;丘陵台地风能、光能、地热等清洁能源丰富,区内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为经济区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供给;区内拥有独特的塞上江南地质景观,可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资源。

(2)区内水资源丰富,可引黄河水资源量56亿m3,平原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15.0084×108 m3/a,TDS<1g/l的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为1.2077×108 m3/a。本次建立贺兰山前地下水和沿黄河傍河取水两个后备水源方案,将贺兰山前地下水作为天然水库,合计地下水资源量约5200万m3/a;圈定的4处较适宜傍河取水地段,分别为:沙坡头段、鸣沙到白马段、青铜峡峡口至吴忠段、李俊镇段。

(3)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银川平原、卫宁平原区,这里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清洁,还有少量富硒土地分布。区内大部分为清洁土地,清洁土地所占面积8691 km2,富硒土地698 km2

(4)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区地热资源相对有限,银川市滨河新区景城区1700 m深度内>45℃热储层蕴藏的热能储存量总计达1.89×1013 kcal,折标准煤270万t;3000 m深度范围内>45℃热储层蕴藏的热能储存量总计达17.2×1013 kcal,折标准煤2464万t,可满足景城区30年内冬季供暖需求。

(5)经济区内有众多的地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地质遗迹、特色地质景观和名胜古迹,如有名的沙坡头、沙湖、水洞沟等,主要的旅游资源分布面积185 km2

(6)宁夏沿黄经济区太阳能和风能等丰富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有利地理位置主要位于吴忠南部的牛首山东西两侧,经济区最南端也有部分分布,分布面积约1825 km2

(7)经勘测,0~30米,银川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限制性区域4.5 km2、避让区域为7.12 km2,银川市地下空间资源量为4.57×109 m3,可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量为1.26×109m3;50米以下,银川市地下空间可利用资源量为2.18×109 m3。区内地下空间资源禀赋较高,制约地下空间利用的负面因素主要有活动断裂、砂土液化、砂卵砾石层、河湖湿地等。总体来说城市开发利用应当以地下综合廊道为主,根据城市发展有序开展地下交通。地下空间开发的地下层位是砂土,建议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对活动断裂进行避让;重点关注砂土液化问题;对于局部分布黏土层和黄土特殊性土,要关注其不良工程地质特性,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预防,并要加强地下工程的变形监测。

(二)查明宁夏沿黄经济区生态环境及其活动断裂、砂土液化等制约经济发展的地质环境问题

(1)在禁牧、退耕还林还草、增加生态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下,宁夏沿黄经济区生态环境逐年向好,沙尘暴和扬沙天气发生天数连年下降,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

(2)宁夏沿黄经济区土壤盐渍化得到有效控制。对比2005年至2014年近10年间的盐碱地面积变化,银川盆地盐碱地面积减少了35.94%;卫宁盆地盐碱地面积减少64.18%。

(3)宁夏沿黄经济区沙漠化得到有效治理,沙地面积逐年减小。1997年至2010年间,银川平原沙地面积急剧减少,减少面积566.38 km2,占1997年沙地面积的74.19%;卫宁平原沙地面积减少148.48 km2,占1997年沙地面积的25.12%。

(4)对废旧矿山问题治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石嘴山矿区已全部关停,成为自然保护区,并正在进行人工恢复治理;宁东矿区秉持边开发边恢复的政策,生态环境优于开发前。

(5)宁夏被列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目前,宁夏沿黄经济区新能源发电总装机规模突破1100万kW,其中风电装机822万kW,比2010年增长9.4倍,太阳能发电装机309万kW,比2010年增长33倍。

(6)沿黄生态经济区构造发育,地震活动强烈,活动断裂依然是宁夏沿黄经济区最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已划定活动断裂避让区面积约79.2 km2

(7)区内砂土液化等级主要为轻微到中等。银川市金凤区液化砂土分布面较大;吴忠市液化砂土主要分布在利通区北部冲湖积平原区;石嘴山液化砂土主要分布在崇岗经星海湖至明水湖农场一带。

(8)经济区地质灾害分布上环盆地近山带和沿黄河岸带,环山带为泥石流灾害易发区,易发区面积2126 km2;环河带为河岸崩塌灾害易发区,分布面积有864 km2。这些地质灾害易发区均分布在人口较稀少的地区,危害相对较小,可作为生态空间利用或者灾害缓冲区。

(9)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区地下水防污能力较弱,目前地下水污染已显现,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总磷等农业污染,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构成威胁。

(三)探明宁夏沿黄经济区国土空间优势资源分布及限制性因素分布情况,划定了国土空间适宜性区域和限制性区域,并提出了规划建议

(1)宁夏沿黄经济区优势区域可分为:水土匹配区、矿产资源开发优势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优势区、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区、生态环境保护区,面积分别为9210 km2、1933 km2、6049 km2、1035 km2、4825 km2

(2)避让区、采空区避让区、沙化严重区、生态保护区等,面积分别为5350 km2、79.2 km2、1933 km2、878 km2、4063 km2

(3)宁夏沿黄经济区可划为适宜性开发区、限制性开发区,其中适宜性开发区分为3个子区,限制性开发区又分为4个子区。其中适宜开发区19127 km2,其中限制性开发区11092 km2

(4)在国土空间优势、劣势以及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在三类空间背景值的基础上,结合宁夏产业规划的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划定经济区的三类空间,农业空间规模总量应不低于8165 km2,城镇空间面积843 km2,生态空间1.87万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