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土体
第四系在区内分布广泛,厚度大,为区内主要的工程性质用土。根据物探和部分钻孔资料分析,第四系厚度达144~1605 m,由于该层土厚度大,层位稳定、土质较均匀密实,总体来说该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稳定。但因成因类型不同,工程地质性质差异较大。中北部地区的银川平原、卫宁平原,山间平原、坳谷洼地为冲积、洪积、冲洪积、冲湖积、风积堆积土体,一般在山前洪积扇地带为砾质土,结构均一;在平原区、山间盆地和坳谷洼地的中部为砂性土和黏性土,结构较复杂,银川平原、卫宁平原为双层结构,上部为淤灌土,下部为粉细砂,上部密实度较差,下部中等密实度,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堆积区,土体以粉细砂为主,局部地区有沼湖积软土,粉细砂堆积时代短,结构较松散,在靠近西部洪积倾斜平原区一带存在砂土液化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湖积淤泥质软土,具有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等不良工程地质特性,工程地质条件差。银川平原、卫宁平原较大部分地段分布有盐渍土;中卫以西腾格里沙漠为现代风成沙堆积区,以流沙、半固定和固定沙丘为主;卫宁平原南部和银川平原东部地区黄土及黄土状土局部分布,属特殊土类,具中等湿陷性和强烈湿陷性。
(一)一般土体
土体类型为非黏性土(砾质土、砂类土)、黏性土,土体结构在垂直方向分布上为单一结构、双层结构、多层结构。
1.单一结构土体
砾质土: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山前洪积平原、陶灵盐台地和卫宁山地前缘,山前洪积平原堆积洪积漂石、卵石和砂砾石等,常成为泥石流的物源物质,泥石流易发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砂质土:主要分布于中卫腾格里沙漠、陶灵盐台地和黄河沿岸。其中腾格里沙漠的粉细砂厚度大于15 m,多为流动性沙丘,结构松散;陶灵盐台地的沙质土厚度不一,最厚处为20 m;黄河沿岸第四系粉细砂呈条带状分布。
2.双层结构土体
主要分布于卫宁平原与银川平原,上部为厚度6~10 m不等的黏性土,下部为第四系冲积层砂性土夹薄层黏性土。
3.多层结构土体
主要分布于红寺堡—韦州平原,上部多为黏性土,厚度约2 m,下部为山麓相Q3Pl黏性土与砾质土互层。
(二)黄土状土
黄土状土主要包括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在区内较少分布,主要分布在卫宁平原南部和银川平原东部的局部地区。区内大部分黄土具有自重湿陷性,且大部分地区属中等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0.03~0.07),局部地段为强烈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大于0.07)。这种特殊性质会影响该地区工程建设中的地基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