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盆地东缘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第六章 银川盆地东缘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宁夏大地构造地处柴达木—华北板块中南部,位于华北陆块之鄂尔多斯地块西缘、阿拉善微陆块东南部和祁连早古生代造山带东部的交汇地带,是连接我国北方西部与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枢纽地区,也是我国地层、构造、地貌以及各种地球物理场的重要分界区域。地热资源大致以牛首山—罗山大断裂为界,北部为以传导为主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区,南部为以对流为主的断裂型地热资源远景区。

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单位开展的针对地热的研究工作主要位于银川平原地区,其地热水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构造、地层和岩性。地热资源按其开发深度可分为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资源。其中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经济深度一般在200 m以内,在银川平原范围内主要为第四系地层。银川盆地深部地热赋存的有利条件有两方面:一是盆地在古生界基底上形成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巨厚的新生界沉积层为地下热水的形成和赋存提供了较好的储盖条件和巨大的地热水库容;二是具有较高的区域平均大地热流值。第四系盖层底板1100 m处往下地层温度大于40℃,其下伏岩系地温均在此界限值以上,3000 m深度内地质结构由上往下为第四系、上新近系和古近系、下新近系和古近系渐新统和奥陶系,构成多层结构的热储层,各热储层为统一补给区的地热水系统。

本次,结合《宁夏空间战略发展规划》及银川市、吴忠地区、沙湖地区总体规划和原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政策措施》中关于沿黄经济区发展的重要部署,选取沿黄经济区内的银川市区、吴忠地区和沙湖地区为调查对象,查明3个地区的浅层地热能和深部地热分布情况,并着重对2018年新发现的银川滨河新区地热资源开展重点研究,通过地球物理探测、氢氧稳定同位素、14C年代等方法,分析地热资源规模及开发应用前景,为滨河新区的绿色开发提供坚实的地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