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殊土体

二、特殊土体

(一)盐渍土

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山前倾斜平原前缘溢出带,自北而南串珠状分布,为近代湖积物。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埋藏浅(1~3 m),气候干旱,蒸发强烈,使盐分在地表富集,形成盐渍土。盐渍土类型以氯、亚氯及亚硫酸盐渍土为主,含盐量相对较高,地表常形成白色或黄褐色薄膜。

(二)软土

主要分布在新开渠以东的黄河二级阶地之上,与鱼塘湖泊的分布一致,集中在阅海湖一带。由第四系湖沼积物组成,岩性以粉砂、粉质黏土为主,堆积沼湖积软土,层厚小于5 m。湖积淤泥及淤泥质土,灰褐色—灰黑色,具有触变性、流动性、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和不均匀性等不良工程地质特性。

(三)黄土类土

主要分布于灵盐台地宁东地区任家庄—清水营一带。岩性主要为全新统洪积成因的粉土及粉砂,局部粉砂集中,厚0.6~7.1 m。该层土体结构疏松,具孔隙及柱状节理,针状孔隙发育,易湿陷而形成洞穴,具有湿陷性。

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砂土作为主要含水层,要关注砂土液化问题;对于黏土层,要关注其具有触变性、流动性、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和不均匀性等不良工程地质特性;黄土层,要关注及防治其湿陷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