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区土地总面积4143597.62 hm2(见表8-1),其中耕地1160582.67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8%;草地面积1865099.7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5%;园地11339.01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27%;建设用地337432.63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13%,林地433664.5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47%;河流面积41054.32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99%;湖泊面积5647.2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14%;沼泽面积2089.2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05%;其他水域39285.2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94%;未利用地面积247403.06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97%。区内大部分为清洁土地,清洁土地所占面积8691 km2,富硒土地698 km2

表8-1 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资源表单位:hm2

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清洁、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为工业、农业、城建、旅游业协调发展提供空间。土地质量总体呈现清洁—正常水平,清洁区及基本清洁区占总面积的98.66%;依据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农业生产必需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有益元素的含量,对区内土地质量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估,划分了优质、优良、中等、安全四个等级。

优质土地:农业营养有益元素含量丰富,无重金属超标。占区内总面积的22.9 %,主要分布于银川平原、卫宁平原黄河灌溉区的核心地区。作为最好的农业种植土地,是开发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良好土地资源,应加以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

优良土地:营养有益元素含量适量,没有重金属超标。仅占区内总面积的0.04%,主要分布于牛首山以东的部分地区,可适度开发,加快农业经济的增长。

中等土地:营养有益元素较缺乏,重金属元素不超标。其面积占44.5%,主要分布于银川平原、卫宁平原黄河灌溉区的边缘地区。区内大多为农业种植区域,可根据元素丰缺情况适量施肥,是极具农业开发潜力的地区。

安全土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土壤类型以风砂土为主。区内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黏土质低,漏水漏肥,土地盐碱化较严重。应对本区采取一定的修复改良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呈零星点状分布,占总面积的1.34%。土地健康元素硒含量总体呈现中等水平,富硒区面积约144 km2,主要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以北的小片区域和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部区域。

盐渍化问题对经济区盆地中的土地质量影响较大。平原灌溉历史悠久,排灌系统完善,尽管如此,盐渍化问题依然非常严重,尤其在银川盆地北部,第四系岩性颗粒更细,地下水径流更缓慢,地下水位相对较浅,盐渍化区域面积大,盐渍化程度高。

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区大部分为清洁土地,污染土地仅在零星地区分布。其中,银川平原和卫宁平原面积约为8724.8 km2,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较好,适合开展农业、工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应坚持保护生态优先、农业科学规划、城镇谨慎开发的原则;盆地周边的低缓丘陵和台地地区面积约为864 km2,水土匹配性较差,但风能和太阳光能较丰富,适合开发风电、光伏发电产业,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山区斜坡地质灾害较发育,不适宜工农业开发利用,一般作为自然保护区,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