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简介
《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这本书是由李天纲创作的,《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共有64章节
1
前折页
李天纲 1957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中国文化史方向博士。长期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宗教历史和上海地方文化研究。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
2
目录
...
3
绪论 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
4
民间宗教:渊源与反省
受“革命史”编撰的影响,中国学者的民间宗教研究,一般不是宗教取向,大多是政治取向。20世纪中以“民间宗教”为题的学术著作,主要讲秘密会社,而不是宗教学意义上的信...
5
全球-地方化时代的信仰
中国人的宗教生活自20世纪80年代后复苏,是一个明显现象。国内外测度当代中国的“宗教复兴”(Revival of Religions),通常采用统计信教人数的方...
6
世俗化与都市宗教
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委托笔者从事一项关于上海宗教的重点课题,以关注大都市的宗教生活形态。(46)委托者希望结合都市和宗教,解释上海文化的一个...
7
金泽古镇:现代的边缘,信仰的中心
无论是置身于金泽镇,还是打开金泽镇政府官方网页(56),都感到浓重的历史气息,正所谓古镇风貌。金泽镇,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轰轰烈烈的开发区(如宝山、闵行、青浦、昆山...
8
江南、上海和世界
选择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作为中国宗教研究的田野考察地点,是想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从文本到文本的研读和比较,固然能够抓住一些本质问题,但这样的结论是否和实际生活相...
9
上篇 金泽的祭祀生活
...
10
第一章 市镇祭祀:地方性知识
...
11
江南宗教
明清人士说“江南”,大都按上古史书的记载,溯至夏代的大禹治水,多有“三江考”。约三千年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文明,以“吴”“越”之名进入周代文献。《尚书·禹贡》:“...
12
金泽的祠庙
杜佑(735—812,陕西西安人)《通典》描述扬州风俗,称“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26)此说堪为的论。古九州之“扬州”,包含明清时期的苏南、浙北,正是陈...
13
市镇信仰:空间的发现
中国学术自有现代学科划分以来,宗教学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近百年来在文、史、哲领域分散研究的宗教学,是中国哲学、历史和文学的依附学科。世界宗...
14
回归,抑或内部转换?
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回来后,格(吉)尔兹发现一个问题:“近来,我们听到很多有关亚非新兴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的情况,但很少听到宗教现代化的情况。”(53)亚...
15
第二章 众教之渊:金泽镇诸神祠
...
16
东岳大帝:从朝廷到地方
金泽镇的重要寺庙,宋代、元代以颐浩禅寺最为重要,清代和民国期间则是东岳庙。20世纪50年代金泽镇的“老爷出巡”,仍是以东岳大帝为首。东岳大帝,汉代以来为东南民众...
17
杨震庙:江南草根信仰
金泽镇杨震庙是江浙沪地区唯一一座专供杨老爷的独立庙宇。近年来金泽镇香火持续旺盛,主要依赖于杨震庙。杨震(“杨老爷”“杨爷”)信仰比东岳神的传播范围小很多,是长江...
18
刘王庙:蝗神、水神和文神
刘王庙,淀山湖及周边江浙地区民众祭拜的刘王,俗称“刘猛将”,姓名是“刘承忠”,为驱蝗神。刘王信仰在江南流行很广,是和杨震信仰范围重叠的地区神。传说刘王是南宋名将...
19
二王庙:礼失求诸野
二王庙位于金泽镇北,在万安桥东堍偏北的地方,坐北朝南,与林老桥北堍的关帝庙隔河相对,曾是金泽镇上最重要的神庙之一。金泽老庙林立,二王庙后起,是清代后期才兴旺起来...
20
五路神:秩祀,淫祀?
在金泽镇民的记忆里,镇区范围内在20世纪50年代还有一座“五路堂庙”。金泽镇的五路堂庙于明代建造,地点在周家圩。(77)然而,在清代《金泽小志》中记录的五路堂,...
21
城隍神:城市型地方认同
城隍神,是明清以来汉族地区最普遍的鬼神信仰之一。其信奉区域,中贯长江流域,南达闽粤,北至燕京,而以吴、越江南地区为中心。按记载,城隍信仰起源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
22
关帝庙:官民共奉的信仰
江南地区的关帝庙,明代初年就有设立,但未如城隍那样纳入祀典。永乐年间,关公庙被列入“京师九庙”“南京十五庙”之一。但正德《松江府志·坛庙》中,仍不见有关公祭祀,...
23
第三章 祀典:民间宗教与儒教
...
24
周孔之教与孔孟之道
早期儒家保持尊周传统,即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说法,把儒学的渊源追溯到西周。秦始皇的“焚坑”暴行,使周代礼仪制度在汉初几乎失传。然而,汉初今文经学家大量著...
25
祀典与淫祀
和古老汉字的传承一样,祭祀生活的延续性是中华三千年(或曰“四千年”“五千年”)文化传统中的另一个因素。西方学者强调语文、宗教在建构民族文化认同中的重要性,(48...
26
洪武改制:汉人信仰的重建
按汉代奠定的礼制,皇帝登基,统一王朝初建,改正朔,易服饰,建国号之外,必要建立祀典,祭祀百神,以利长治久安。《汉书·五行志》:“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祷祈神祇,...
27
官民合作模式
无疑,中华宗教和西方宗教在形式上存在着基本的差异。但是,分解来看,提炼出共通的因素,我们仍然可以做一些比较。比如,通过相似的神权、王权和民权之间的三权关系来分析...
28
方志中的祠祀改革
清末民初的宗教改革运动,固然反映在学者、文人和改革思想家的言论中,更加深入而扎实的变化,则存在于基层体制的变动中。上海社会的变化纹理,清晰地记载在同时期的地方志...
29
第四章 私祀:民间宗教的秩序化
...
30
中国宗教体系
英国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1920—1975)在其论文《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和仪式》(1974年)中断言“存在一个中国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