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医治疗

二、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 应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室温维持于20℃,湿度60%左右,给予易于消化食物,经常翻身、拍背。从整体出发,加强护理,保证休息、营养及液体入量,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镇静、止咳平喘、强心、输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2.具体措施及药物

(1)抗生素的应用:细菌感染性肺炎应尽量查清病原菌后,至少要在取过体液标本作细菌培养后,开始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一般选用青霉素,一代、二代头孢治疗,直至体温正常5~7日为止。对危重患儿用静脉滴入。不见效时,可改用其他抗生素,通常按照临床的病原体诊断或咽拭培养的阳性病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采用二代、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抗生素应使用到体温恢复正常后5~7日,停药过早不能完全控制感染。不可滥用抗生素,否则易引起体内菌群失调,造成致病菌耐药和真菌感染。

(2)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理想的抗病毒药物。

1)利巴韦林:可以抑制多种DNA及RNA病毒,毒性小,按每日10~15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有效。

2)干扰素:可抑制细胞内病毒的复制,中断炎症蔓延,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肺炎有临床疗效,3岁以下每日肌内注射2万U;5岁以上剂量加倍,3日为1个疗程。

3.对症治疗

(1)输氧:病情较重者需要输氧。必须正确掌握给氧方法。一般幼儿可用鼻管给氧,氧流量为0.5~1L/min,氧宜湿化,重者可用面罩法给氧,氧流量为2~4L/min。对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呼吸困难、发绀严重的患儿,可用氧气帐或雾化吸入法。

(2)保持呼吸道通畅:①祛痰。可适当地吸痰。化痰片可裂解痰中黏蛋白的双硫键,降低痰的黏度,使之易于咳出。② 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痰易净、α糜蛋白酶,每日2次,每次10~20min。喘憋严重者,酌情使用支气管解痉剂。保证液体入量,以利于痰液排出。但对液量、电解质、点滴速度均应特别注意。

4.并发症的处理要点

(1)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为强心,或并用利尿及血管扩张剂。

(2)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用中西药物(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鲜竹沥水等),稀释痰液及排痰,及时给予吸痰。超声雾化吸入,雾化后吸痰。②及时正确给氧,此时需要用雾化面罩给氧,每分钟3~5L。③患儿有心力衰竭,应及时治疗。④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调。⑤呼吸兴奋剂的使用,如洛贝林、可拉明。⑥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必要时可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