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鼻窦炎
2025年10月13日
第八节 急、慢性鼻窦炎
鼻窦急、慢性炎症临床多见,是由于它常为急性鼻炎并发症(鼻腔和鼻窦黏膜连续炎症扩展);一窦发炎易延及多窦感染(窦壁窦口毗邻)而呈多窦炎或全鼻窦炎;发病率以上颌窦最高,依次为筛、额和蝶窦;鼻窦炎对邻近器官和下呼吸道、消化道功能有一定影响,且可发生严重的颅内并发症,此均有害于身体健康。致病原因:急性多与急性鼻炎并发症,游泳时污水进入窦腔,飞行或潜水时气压骤变,外伤和急性传染病期血行或淋巴径路感染窦腔有关;慢性乃为急性窦炎未愈或复发,妨碍窦口引流的鼻腔疾病,牙病感染侵入和全身并影响而发病。常见致病菌有流行性感冒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需氧菌;厌氧菌常见脆弱杆菌、产黑素拟杆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小儿鼻窦炎较为常见,颇受重视。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与成人者不尽相同。各窦之发病率与其发育先后不同有关:上颌窦和筛窦较早发育,故常先受感染,额窦和蝶窦一般在2~3岁后才开始发育,故较迟受累。如小儿感冒持续1周,脓涕不见减少甚至增多,以及症状加重者,应考虑鼻窦炎。鼻窦炎一般多在秋冬季发作。急、慢性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