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医治疗
1.光照治疗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应用指征:血清总胆红素>205μmol/L;已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若生后血清胆红素>85μmol/L便可光疗;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血清胆红素>85μmol/L,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血清胆红素>103μmol/L。
将患儿置于蓝光治疗箱内,光照时患儿双眼用蓝光专用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除会阴、肛门局部用蓝光尿布遮盖外,其余均裸露。照射时间不宜超过4日。副作用: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光疗超过24h,应补充核黄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时,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此时应停止光疗,青铜症可自行消退。
2.药物治疗
(1)供给白蛋白:输血浆每次10~20ml/kg或白蛋白1g/kg,以增加其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应用5%碳酸氢钠提高血pH值,以利于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
(3)DIC感酶诱导剂:能增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T)的生成和肝脏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常用苯巴比妥每日5mg/kg,分2~3次口服,共4~5日;也可用尼可刹米每日100mg/kg,分2~3次口服,共4~5日。
(4)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可阻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Fc受体,抑制吞噬细胞破坏致敏红细胞,用量1g/kg,于6~8h静脉滴入,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好。
3.换血治疗 用于大部分Rh溶血病和个别严重的ABO溶血病。指征:①产前已明确诊断,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68μmol/L,血红蛋白低于120g/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②生后12h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12μmol/L者。③总胆红素已达到342μmol/L者。④不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低,已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者。⑤小早产儿、合并缺氧、酸中毒者或上一胎溶血严重者,应适当放宽指征。
4.其他治疗 防止低血糖、低体温,纠正缺氧、贫血、水肿和心力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