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饮食疗法

四、饮食疗法

1.药膳

[制备与服法]黄芪、党参、板蓝根、麦冬、五味子、丹参、当归、远志各10g,以上药物加水煎半小时,取汁500ml煮鸡蛋,每日1个,主食以黄豆、玉米面粉为主,辅食以洋葱、莲藕、豆腐、胡萝卜、黄瓜等。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方义与功效]药方以生脉饮加减,党参味甘,性温,归脾、肺经,能补益肺气;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心、胃经,能止汗、润肺滋水、清心泻热;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肾、心经,能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板蓝根性寒,味苦,归心经、胃经,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能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能活血化瘀;远志味苦、辛,性微温,入心、肺、肾经,能安神祛痰。全方具有益气复脉、养阳生津的功效。

2.二冬枣仁粥

[制备与方法]天冬10g,麦冬(连心)10g,枣仁10g,粳米100g,白蜜适量,先煎天冬、麦冬、枣仁,取汁与粳米煮粥,粥熟调入白蜜稍煮即可。每日1次,连服数日。

[方义与功效]天冬味甘、苦,性寒,滋阴清热;麦冬味甘、微苦,性寒,滋阴润肺养阴清心;枣仁甘酸性平,入心、脾经,滋养心脾。故此粥适用于阴虚火旺之心悸不宁。

3.桂圆莲子粥

[制备与方法]桂圆10g,莲子10~15g,红枣10枚,粳米或糯米100g,先煎桂圆、红枣,取浓汁两份,分别与粳米、莲子煮成粥。每日1~2次,连服数日。

[方义与功效]桂圆肉甘平,入心、脾二经,功能安神补血,开胃益脾;莲子甘涩平,入心、脾、肾经,养心、益肾、补脾;红枣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益气生津。此粥适用于心血不足之心悸不安。

4.竹叶灯心草茶

[制备与方法]灯心草9g,竹叶6g,加水适量煎煮滤汁代茶饮;或沸水沏,代茶饮。

[方义与功效]竹叶性寒,味甘、淡,归心、胃、小肠经;灯心草味甘、淡,性微寒,归心、肺、小肠经。竹叶重在清心凉肺,配合清心降火的灯心草,起协同作用,清心火、利湿热、解毒除烦安神。主治热毒侵心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

5.鲫鱼生地土茯苓汤

[制备与方法]鲫鱼1条,生地黄40g,蜜枣一颗,土茯苓40g,瘦肉40g,姜片一块,植物油30g,盐适量。首先将鲫鱼清洗干净,锅中放入油,先将姜片入锅中煎一下,再放入鲫鱼,煎至两面焦黄。锅中加入水1000ml左右。大火煮开。将煮开的鲫鱼连同汤一起倒入煲锅,放入肉片。生地黄、土茯苓、蜜枣放入煲汤袋,入砂锅。大火煮开后,转为小火慢慢煲1h左右。最后撇掉汤中的浮沫,加盐调味即可。

[方义与功效]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能解毒利湿、消炎散结,而鲫鱼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鲜美可口,有补益利水的作用,常喝此汤能清热凉血、解毒利湿。对热毒侵心型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6.参枣桂姜粥

[制备与方法]党参10g,大枣5枚,桂枝、干姜各6g,大米50g,牛奶及红糖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同大米、牛奶、红糖同煮为稀粥。

[方义与功效]温通心阳。肾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两者能温通心阳、兼通肾阳。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能健脾益气;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能补心气、安心神、调和诸药,以上合用温通心阳效果较好。主治病毒性心肌炎阳气虚弱证。

7.羊肺汤

[制备与方法]羊肺1具,苦杏仁9g,柿霜、绿豆粉、酥油各30g,蜂蜜60g。先将苦杏仁去皮后研成细末,同柿霜、绿豆粉、酥油装入碗内,倒入蜂蜜后边调边加清水少许,至以上五味和匀成浓汁待用。羊肺用清水冲洗干净,挤尽血水,将药汁灌入羊肺内,装入容器,加水约500ml,隔水炖熟,取出羊肺入碗,注入汤汁即成。食肺喝汤,佐餐食用。

[方义与功效]羊肺,以脏补脏;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能降气止咳;柿霜味甘,性凉,入心、肺经,能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绿豆味甘,性寒,归心、胃经,能清热解毒、清除余邪,用于肺气亏虚之病毒性心肌炎有咳嗽、精神疲乏、形体消瘦、心悸、气喘、口唇干燥等症者,可滋阴清热、益气养血、止咳平喘。

8.陈皮杏仁薏苡仁粥

[制备与方法]陈皮6g,苦杏仁15g,薏苡仁50g。做法:陈皮6g,煮水去渣,加苦杏仁15g,薏苡仁50g,共煮粥,常食。

[方义与功效]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能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能降气止咳;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能健脾化湿。全方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病毒性心肌炎后期痰湿中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