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决策的方式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第三个维度是做决策的方式,与前两个维度一样,也有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理性(T)和感性(F)。
提到理性,我们很习惯地会想到思考,但感性并非就不思考,因此,理性思考是完全或几乎不受个人情感和价值观影响的,而感性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受个人情感或价值观影响。
T型人倾向于逻辑上有道理的决定,依靠对证据的分析和对事实的权衡做出决策,并对自己在做决策过程中能够做到客观和善用分析方法而自豪,即便做出令他人不愉快的决定。
F型人倾向于情感上能够产生共鸣的决定,依靠对事情的在意程度和他们认为事情的正确与否做出决策,并对自己在做决策过程中能够倾注感情和富有同情心而感到自豪,即便做出一些不影响大局却违反规则的决定也在所不惜。
在欧洲某国某地铁站曾发生过一起“流浪汉避寒事件”,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进入冬天后,欧洲的天气很寒冷,风雪交加的日子也常有。一天晚上,外面下着大雪,子夜时一位上了年纪的流浪汉想进地铁站避寒,但最后一班地铁已经发出,按照规定很快就要关门了。作为地铁站工作人员,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关于这件事的本身我们不做详述,笔者将这个问题抛给学员,想听听大家怎么说。
这件事的矛盾集中在:地铁站即将关门,而外面天寒地冻,拒绝流浪汉的请求很可能引发不可想象的后果,可接纳流浪汉又会违反地铁站规定,并有一定安全隐患。
学员A:“我是比较同情这位流浪汉的,但我也有自己的职责,让他进来避寒不符合地铁站规定,我必须履行职责,对他人负责,我会请他出去,虽然这有些残酷。”
学员B:“我也同情这位流浪汉,但我没有权利让他进入地铁站,虽然以为个人的想法是很想让他进来的,但仍然不会立即这样做。我会请示领导,若未能得到允许,我会给他喝些热水,拿些吃的,请他离开。与此同时,还会找机会同领导沟通关于流浪汉避寒的问题,看看还可以给予这些人什么样的关怀,想办法做合适的处理。”
学员C:“如果只有一名流浪汉,且年纪较大,身体也不好,我会看下工作的地方有没有毛毯或者衣物提供给他保暖,但我还是会按时下班关闭地铁站。但是同时我会查一下,如果附近有能够安置这些流浪汉的场所,我就会介绍他过去,也可以带他过去。如果是多名流浪汉,处理方式就会有所不同,不会提供毛毯和衣物,而是直接查找安置场所带他们过去。当然,如果找不到安置场所,我也无能为力了。”
学员D:“我想无论如何还是应该以人的生命为重吧!虽然地铁站有规定,但一个年老体弱的流浪汉在风雪交加的晚上找不到避寒的地方,很可能会冻死。如果只有一名流浪汉,我会让他进入地铁站,给他提供一块地方,给他准备些食物和衣物,并告知他除了去卫生间外不能随便走动,更不能触碰地铁站的设备。明确告诉他地铁站夜晚不熄灯,监控始终开启,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范围内。”
我:“非常好,一共有四个答案,如果归纳总结就是两类答案,理性类和感性类。A学员的决策只有理性,没有感性,决不打破规则;B学员的决策理性偏多,感性偏少,争取在一定范围内打破规则;C学员的决策理性偏少,感性偏多,虽然守住了规则,但也做了很多同情行为;D学员的决策只有感性,没有理性,规则在同情中被打破了。”
学员A:“那是不是说,我是理性的,而D是感性的,B和C是两者兼有的。”
我:“只能说你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理性的,而D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感性的,但不能说你就是绝对理性的人,只会思考没有感情,而D是绝对感性的人,只有感情没有思考。你做出的‘请出流浪汉’的决定是建立在权衡规则与同情之后的结果,而D做出的‘留下流浪汉’的决定同样是建立在权衡规则与同情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无论理性决策还是感性决策,都是经过思考的,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存在纯粹的理性和纯粹的感性,只是决策呈现的效果不同,让人们误以为感性偏多的决策就是非理性的。所以我们说,理性和感性都是思考过后的结果,只是在做决定的过程中思考的程度和标准不同而已。但也不可否认,善于分析、更多地进行分析对事情本身是有利的,如果决策过于感性,就免不了会感情用事。”
在解释清楚这个疑问后,再来看看T型人和F型人对待事物和做决策的具体差异。T是Thinking的首字母,是理性思考,会从感情中抽离出来,更多考虑逻辑的合理化。F是Feeling的首字母,是情感型的决断方式,但并非极度感性,而是会考虑在当下角色中相关人的感受。
T型人在做决策时,要让自己离开这个情境去观察一下,从理性和逻辑的角度思考怎样处理问题才是最好的。F型人在做决策时,自己需要回到这个情境内,思考不同的决定分别让谁受到了怎样的影响,依据影响和自己的接受力做出最终的决策。
如果你是T型人,你会关注如何成功,被成功的欲望所激励,做事重视逻辑,喜欢客观分析和追求标准化,当然会更多地看到问题和不足,难免有些挑剔,给人的感觉是严肃甚至有些冷酷无情,不关心他人。当你认为事物不合乎逻辑时,以此产生的情感也会认为不合理,只有在事情合乎情理时情感才合理。
如果你是F型人,你会因受到欣赏而感受激励,做事更多考虑对他人产生的影响,重视和谐和富有同情心,能够自然而然地欣赏他人,难免会有感情用事之时,给人的感觉是情感之上、有些圆滑,喜欢取悦他人。你很相信情感都是合理的,无论事情是否合理。
论述到此,我想你应该能够定位自己的决策方式是偏理性的还是偏感性的了。
当你了解了T型人和F型人的差异后,就可以通过他们的特点去了解一下在职场上他们是如何配合“双打”的。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管理层一定会有T型人和F型人两类,销售与市场的负责人多数都是T型人,行政、人资的负责人则多是F型人,两者互补,共同构建和谐平衡的工作环境。笔者就是偏T型人,批评人不留情面,向员工交代工作只关注什么时间有结果,如果员工没能保质保量完成,我是不会听理由的,因为这件事已经产生了不利影响。
此时,企业的另一位F型的负责人会登场,把被批评的员工叫到一边,先认可员工的工作能力,再询问员工出状况的原因。当得知员工是因为个人感情问题导致状态下降而影响工作质量后,会耐心劝导员工“不能让私事影响工作,工作在合理范围内是无条件必须要做到的”,并询问该员工“能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将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得到员工的肯定回答后,会真诚施以鼓励。
理性人与感性人的结合是一种平衡,如果全部是T型管理者,工作进度没得说,但缺少了相应温度,有了理性化,却少了人性化。同理,如果全部是F型管理者,人际温度绝对够高,但工作效率一定会差很多,一味讲感情,最终会失去感恩。
企业在做决策的时候,通过大数据推理出来的选项,能准确地将各项决策风险很清楚地罗列出来,便于决策者权衡利弊后做出决策。这虽然高效理性,但对于未知的领域,瞬息万变的未来发展来说,仅有的理性很可能是无能为力的。同时理性决策看似客观标准,实际上,并不完全符合企业内部长久以来形成的固有文化与价值认同。这时候感性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决策者应当认识到理性与感性的重要性,既不完全依赖理性分析,也不完全依赖感性决策,完美的决策应当是两者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