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你的不是企业,可能是行业

抛弃你的不是企业,可能是行业

有人在中年危机到来之前,先遭遇了失业。这个年龄段的失业通常是被动的,是被企业以非常愧疚的言语解聘的。然后呢?当然是对企业的种种不满,认为自己将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企业,企业却冷冰冰地将自己抛弃了。

产生这样的抱怨可以理解,毕竟生存不易,谁都不愿意面对动荡。但在懊丧之余,也该冷静地想一想,企业那么多员工,为什么你是被裁的对象,有人却安然无恙?

被裁说明企业不再需要你了。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不被需要了?

对于普通员工或基层管理者来说,可替代性是很高的,但企业不会单纯地为了换血而换人。辞退某些人和招录某些人,都是基于某种目的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要跟随行业的发展而做出改变,若有员工已经不适应行业发展,不能在本职工作中对企业形成推力,自然会被裁掉。

因此,真正抛弃你的是行业,企业只是操刀者而已。那么,第二个问题出现了,为什么行业会抛弃你?是行业跑得太快,还是你跑得太慢?

其实,两者都有。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行业发展也越发快速,今年还生机勃勃的行业,明年就可能消失不见了。处在各类行业中的企业就像围绕恒星运转的行星,在恒星的带领下驰骋在宇宙中,如今恒星运动加快了,行星也要加把劲,不然就会被抛出来,成为无处可依的流浪星球。

那么,是什么动力推动企业加快发展跟上行业的脚步呢?就是企业员工的能力。大家各司其职,联合行动,成为助推企业的强大力量。如果其中哪个环节不给力,形成的力就会减弱,企业就有可能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

在与行业形成同速双轨运行模式后,企业才能从容地跟上行业的变化展开自身的变化(见图5-1)。一个行业良性运转的企业越多,行业整体的向上力就越大。


图5-1 行业生命周期

任何行业都必然要经历图5-1所示的四个时期,区别在于中间的时间跨度不同。有些行业历经千年依然活在成熟期,例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理发、文具、服饰等。漫长的时间跨度内,产品的外观和内核换了一批又一批,产品的销售方式换了一代又一代,但行业依然兴盛。有些行业虽然历经千年风霜,但最终被碾压在大时代的车轮下,例如小时候还能见到的补锅锔盆、卖凉开水、缝补衣服、做油纸伞、铅字排版。其中一些已经熬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真的快绝迹了。有些行业从出现到退出历史舞台只有短短的百余年,甚至只有十几年,如维修钢笔、底片冲洗、电话接线员、寻呼台声讯员、电报收发员等。其中一些都是风光一时的职业,转眼间就从被人羡慕到被人遗忘。

回看世界四百年工业史,回看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行业变迁。个人在时代的大潮中犹如一叶扁舟,摇摇晃晃随着时代起起伏伏。为了能长久立于时代的潮头,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硬实力,做到“敌未动,而我先动”。不愿主动变化,一定会被时代抛弃,成为一枚弃子。曾经,拥有一台柯达相机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如庞然大物的企业就因为没有主动求变,在数字时代到来后迅速被淘汰,没撑多久便宣告命终。

即将步入职场或正在职场中拼杀或曾在职场中留下各样回忆的人们,谨记一点:这个时代没有绝对的热门行业。如果仍期望通过掌握一项热门技术就能一辈子吃舒心饭,只能说你还没有和时代接轨,你还不了解时代的残酷。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曾经的热门已经变成冷门,说明时代早已抛下你,没有跟你打声招呼。

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机会无处不在,关键看你能否看到,能否抓住;这是最坏的时代,机会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