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最高决策人的职级距离

你与最高决策人的职级距离

职位名称可以花样百出,但决定职位价值的还是职权和职责,而影响职权和职责的就是你与最高决策人的职级距离。比如,如果你直接向老板汇报人力资源工作,哪怕你的职位是人力资源专员,你也相当于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如果你汇报工作还要通过上面的副总裁才到总裁,哪怕你的职位是人力资源总监/总经理,你也只是公司人力资源的中层干部。

你与企业最高决策人的职级距离有多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现实存在的距离,即你在哪个层级,与最高决策人的职级差;另一方面是虚拟的人际距离,即通过人际网络可跨越职级差距与最高决策人建立的弱联系。

每个企业都会设定自己的职位等级。小微企业通常只设老板一个管理层级,下面就是具体执行的员工。或者在老板和员工中间设定一个管理层级,帮助老板分类管理日常业务。中型企业的层级还会再增加总监一级,协助老板统筹管理各项事务。

职位级别直接限制了一个人在企业内部的话语权和影响范围,但职级是个人通过实力得到的。想要获得更高级别的职位,个人必须持续不断地努力。

身在基层可以心怀高远,但仍要立足于当下,将本职工作做好。很多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都是从基层做起,通过不断提高能力获得认可,一步步向上攀登。

这种依照企业职级设定,了解自己与最高决策人职级差距的状况,是非常现实的。其实还有一种有些脱离现实的状况,就是通过一些人际交往,使自己提前被纳入最高决策人的搜寻雷达中。

西方有句谚语:“每个人和总统只有六个人的距离。”这就是所谓的“六度空间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六度空间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

具体中间有几个人的距离,是无法测量的。但这句话告诉我们:你认识一些人,而这些人会有他们认识的另外一些人,这另外的一些人又有着他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连锁扩张会一直延续下去,总有一个人会认识总统。

或许你会觉得,我通过六个人认识了某位大人物又如何?关系这么疏远,也很难开口让人帮自己办事吧。那你就错了,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不满意自己的现状,就是因为你没有挖掘自己的人际潜力,每个人的潜在关系网都比现实中的关系要广得多,有用得多。

在职场上,想要得到提拔与重用,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先来看看电视剧《琅琊榜》中的一个桥段。刑部尚书齐敏因为徇私舞弊被革职查办,谁来接任成为朝堂风口。太子和誉王都极力推荐自己的人,皇帝一时难以决断,也不想再用他们推荐的人。这时皇帝突然想起之前审理的一个案子,一名叫蔡荃的刑部官员挺得力,再加上靖王有意或无意的“提醒”,于是下旨擢升刑部主司蔡荃为刑部尚书。

其实,蔡荃是梅长苏早就为靖王物色好的人才,他在创造机会让蔡荃脱颖而出,但蔡荃并不知情,在做好分内事的前提下,在外围有人脉协助的背景下,他得以凸显。虽然蔡荃的人脉是在不知不觉中积累的,但不得不说,有了一些能和最高决策者直接对话的人推自己一把,上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朝堂之上和企业之内颇为相似。在职场中,如果能够先期建立一些通向高处的人际网络,你被高层发现和重用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甚至会让最高决策人发现你这块璞玉。

大家要明白,在职场上和领导搞好关系,并不是丢人的事情。位置有限,人多粥少,想入领导的法眼,不妨尝试通过人际网络去找到合适的领导,并巧妙自然地引起领导的注意,这对普通打工人来说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