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调整,角色升级

优化调整,角色升级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多种角色,家庭中会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丈夫/妻子、儿媳/女婿;工作中可能是老板、股东、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普通员工等;意识形态中可能是成功者、奋斗者、迷失者、叛逆者、无所谓者等。

无论是哪种角色都有相对固定的人设,也有可以发挥的空间。有尽职尽责的员工,也有玩忽职守的员工,虽然角色都是员工,但内在却相差极大;有的成功者依然保持谦虚,有的成功者却已经忘乎所以,在别人眼中都是成功人士,但可以想象未来的路径必将不同。

之所以先对个体的社会角色做简单阐述,是因为职业生涯规划同样离不开角色的设定。一个非常希望取得成功的人和一个没什么野心的人,其角色设定必然不一样;一个在职场打拼的人和一个独立创业的人,其角色设定必然不一样;一个经历过失败的人和一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人,其角色设定也必然不一样。

篇幅所限,我们不对各类角色都做探讨,而是根据生涯规划的需要对角色的投入和调整进行展开阐述,看看在为实现愿景拼搏的路上,角色应该如何助力。

行动是实现计划的根本,也是通向成功的必然方式。那么,成功实施行动所需要的能力项在开始时必然有所缺损,生涯决策行动者需要为行动提高所需的各项能力,而每驾驭一项能力就等于行动者增加了一个新角色。

同时,一些原本具备的能力项也会因为生涯决策者的行动不断升级而成为弱项,需要行动者不断针对变弱的能力项投入时间予以进补。

因此,这便引发两个问题:

1.为实现这个愿景,下一阶段你会增加什么角色

某员工进入一家创业企业担任文案策划职位,在本职工作上她能力很强,但在网站运行方面却能力一般,但企业认为文案工作若能参与到网站运行中,不仅对提升文案水平有好处,对网站运营也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于是,该员工开始进补网站运营的知识,阅读+实际操作+向运营主管请教。时间为证,她终于为自己加上了网站运营文案策划的角色。

一位创业者从开始行动的那天起,他的角色就不断增加——推销员、送货员、推广者、产品经理、产品研发者、市场调研员、客服,如今又多了一个更奇葩的角色——大爷大妈的知心人。

必须注意,不是所有欠缺的能力角色都要去扮演,毕竟有的能力是没有时间学习提高的,还需要团队的个体协同合作才能完成。例如,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不会写代码,在其他人都忙碌于鼠标键盘之间时,他要做的不是弥补此项不足,而是在其他方面继续提供自己的价值,去增加对团队有益的新角色。

2.现有的角色中,是否所有角色都对你有用

其实,很多优势都是被所谓的劣势逼出来的。

例如一个优秀的作家,写起文章来妙笔生花,字字珠玑,但可能他在平时的生活中是一个不擅交际、木讷寡言的人。深居简出,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读书和写文章上,反而另辟蹊径,成就不凡。

要想实现正向转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付之于行动。通过行动,令你隐藏着的潜力喷薄而出。

所以,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优势和劣势随时可以转化。为了让你更好地扮演某个阶段的角色,需要你阶段性地不断提高自身,换言之,不存在对你没有用的角色,它们在生涯的不同阶段都有促进行动的作用。

认识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扮好每一个角色,做好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接及平稳过渡,这对每个人的人生至关重要。就是这些不同的角色组成了一个人的人生,人也为了扮好这些不同的角色而不断行动起来去提高自我,尽力让自己的一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