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你的职业价值: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搜寻你的职业价值: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职业价值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之一。

正所谓:“人各有志。”这个“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作用。

此外,价值观更是我们主动付出的源头,也就是说,我们最在乎什么,最想为什么而努力,最想获得什么。

而是否达到“最”的程度,往往决定了人的后续行为。比如,身体状态不是很好,但有个关键的业务需要争取,拿下则生涯更上一层楼,拿不下还将是不温不火。这时就需要价值观出马,衡量自己到底看重什么,是身体,还是事业,然后做出选择。

再如,为了拿下这单业务,可能需要使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有的人认为获得事业上的突破比什么都重要,他会继续操作下去。有的人认为坚守道德和规则更加重要,他会选择放弃,这就是价值观在帮人们做决定。

每次讲课我都会让学员做关于价值观拍卖的游戏,说是游戏,其实更是对大家价值系统的深探。

拍品包括比较典型的人生价值:成为做事最聪明的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企业CEO、拥有世界上最精湛的手工技艺、美丽浪漫的爱情、幸福美满的家庭……每一个背后都代表了一类人生的价值体系。

我们为每名学员提供1万元虚拟的生涯币,相当于每个人一生的时间,而拍品都是3000元起价。这样的设定是让大家产生一种压迫感,因为每选择一个重要的人生目标,就会消耗人生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去努力追寻,如果有竞争,还需要举手加价,选择对人生的消耗会更多。而且,生涯币代表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不能借贷,不能增长,消耗了就没有了,只能用于认为最重要的目标。

每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尤其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但我们想要的东西总是希望越多越好,且都需要付出时间才能得到,时间有限但需求无限,在做选择的时候,都要在内心进行衡量,划分出最重要、次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因此,价值观就是我们做选择的时候,优劣、轻重缓急的排序体系。

价值观有个超级重要的特点——主观性。正因为对各种价值观的自由组合和优先排序,使得每个个体都与众不同。比如,妻子追求稳定,丈夫追求挑战,这对夫妻的价值观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因为各自内心最重要排序不同。再如,有人认为上班通勤在20分钟之内是离家近,有人认为开车2个小时以内也不错,这也是价值观重要性排列不同的结果,前者注重生活质量,后者注重事业追求。

因此价值观是多元的,它并没有对与错的区别,主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放在前面,又由于什么原因把它放在前面。

如上所说,价值观还是行为的驱动力,一个人的行为总是被其最重要的价值观所驱动。但现实好像有些出入,很多人明明不喜欢当下的工作,可他们依然坚持着。这就涉及了“马斯洛需求”的概念——我们的职业生涯会根据需求层次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倾向。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去追求更高一层的需求。如果一个人还在为糊口劳心费力,是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考虑更高级别的需求的。当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得到满足后,会很自然地考虑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很多企业喜欢给员工描绘蓝图,让员工畅想企业成功后自己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的情景。但问题在于,员工当下可能还在为下个月的房租发愁,让他畅想大富翁的情景,这不是鼓励,而是诛心,只会让人倍感苦涩。

马斯洛在其所著的《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中有一句名言:“越是底层的需求对价值观的影响越大。”思考这句话之前,需要对人性的本源进行探索。底层的需求关乎人的生存,当生存受到威胁时,任何价值观都显得没那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工作得不开心,也看不到希望,却依然不能辞职,因为上有老下有小,他没有做出改变的资本,也不敢有任何改变。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在生存面前都退而求其次。

但是,这种“求其次”有一个前提,就是维持在当下的不开心状态下,坚持做不喜欢的工作,能够满足底层需求。如果自己的坚持连底层需求都无法满足,再“求其次”则毫无意义,穷则思变就是这个道理,哪怕是被动的,人也会寻求改变。因此,虽然最底层需求对价值观的影响最大,但也让价值观退到了无路可退的境地,改变往往蕴藏其中。

有一点需要注意,价值观不是道德。道德是人们设立的“好行为”的标准和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道德和价值观相互影响,但又有本质的区别。道德对人起约束作用,价值观对人起推动作用;价值观推动我们主动去追求什么,道德约束我们在追求的路上什么是不可做的。

因此,人的选择通常介于道德和价值观之间。比如,你的价值观是“若为自由故”,但道德告诉你不能“两者皆可抛”,对家庭的责任是你必须承担的。

很多人认为性格决定命运,但其实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他的价值观。想成为职场中的顶尖人物,就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同时确定按照这个价值观过完人生。

我所见到的在职业上顺风顺水的人都是因为他们坚持自身的价值观,而一些不太顺利的人大多都思想混乱,要么坚守了错误的价值观,要么根本没有,随着社会大众的舆论摇摆不定。

从企业选人的角度也能够很好地揭示价值观的重要性。为什么麦肯锡的很多咨询顾问并不是出身于管理专业?为什么一些学业上并不突出的同学反而在竞争激烈的应聘中胜过学习成绩突出的人?为什么外企在招聘实习生的面试中总是提出“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你最大的优缺点是什么”等看似非常普通的问题?笔者认为都和价值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一个人在职业上的价值观和他能取得的成就是息息相关的,与此相比,一时的学习成绩反倒成了末节。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职业发展成功与否的判别标准就是你是否得到了你想要的生活,你的职业所带来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如果符合,你就会感觉很快乐,哪怕收入相对低一些;如果不符合,你就会感觉很痛苦,哪怕你的年薪看起来很高。

职业发展不能用挣钱的多少来衡量,那不应该成为我们职业上的目标。我看到的真正成功的职业人士,即使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早期,也没有单纯地考虑金钱,而是更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发展,这样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金钱是其职业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

当你按照自己的梦想去追求而后获得成功,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会朝你招手,包括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