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倒计时
做决策遇到的第二个难题是:决策没有截止时间。
做出重大决策绝非易事,需要将前因后果和可能会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在内,最后做出一个利益最大的决定。这个过程确实有些复杂,但绝对没有复杂到能让一个决策杳无音信。
一件事情有多重要或多紧急,必须现在就开始思考吗?大部分人对于纠结矛盾的事件都有天然的回避和拖延心理。当决策没有具体的截止时间时,有的人会因为过于纠结而耗费太多时间也做不出决策;有的人则会因为没有截止时间而忘记了做决策。(例如,我们被告知要做一个决策,但这件事没说什么时候要完成,于是通常都会放在一边,直到被再次提起才会去做决策)
所以,无论是大决策还是小决策,我们都应该给它设定一个“截止日期”。
下面笔者为各位介绍一个“70%法则”,这是由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所提出的。这一法则的意思是“当你掌握了70%的信息后就应该立刻做出决定了”。
假设把做出一个好的决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称为“必要信息”,而高质量的决策需要90%的必要信息。这实在需要太多时间了,而速度在我们这个快节奏的世界至关重要。
想一想,你有时间耗费,但危机有时间等你吗?往往在犹豫不决中危机已经爆发了。所以,身处快节奏社会的你如果不能赶快做出决定,就会错过很多机会。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也曾说过:“不要害怕做决定,不要奢求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我也无法保证,我只能说我每天做出的决定中,有70%都是错误的,但是这样也比不做决定要好得多!”
所有未来事情的发展都是决策的结果,即便未做出决策,事情也会按照无决策的走向发展下去。所以,无决策其实也是一种决策,只是做出“无决策”的人会变得极其被动。
在主动和被动之间,你会选择哪个?当然是主动,掌握主动权是成功的开始。对于决策,我们也应该掌握主动权,哪怕你曾经因为患得患失而丧失了主动权,那么从现在开始,请你反客为主,夺回本该属于你的主动权。
面对决策,你要充满自信。只要确认是在理智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而非情绪冲动下做出的决策,决策的成功率就将大概率提高。再对决策进行一轮加工润色,分析得失利弊,一个高质量的决策就出炉了。
议而不决不如不议,必须给决策设定期限,如“在××××年××月××日之前必须给出最后答案”,再如“一定要在今天晚上9点之前给客户拿出最终解决方案”。并且这个期限不能随意变动,定下了就要做到,否则就是自欺欺人。哪怕做出的决策质量不太高,也比没有决策,任由糟糕的事情发展要好。
在此,我们在做决策时一定要给自己的大脑架设一台“决策倒计时装置”,进入倒计时就分秒不停地提醒。我们需要问自己:
这个选择已犹豫多久了?(确认是情绪冲动还是现实困扰)
最晚什么时候必须选择?(没有时间期限就是在被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