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价值观为职业发展注入坚定力
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行业的这些年里,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职场人士。在对他们进行职业辅导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人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都处于迷茫中,他们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更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他们面对用人单位抛出的招聘职位,常常陷入纠结、焦虑。这一方面是由于应聘者对于所在的行业及企业的用人需求不了解,但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乎什么,看重什么,不知道什么样的机会真正适合自己。
对于职业方向的选择,笔者给出的建议是,与其看不清未来和外部环境,不如回头看过去和看自己。在此,职业价值观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为职业价值观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当职业与价值观完美搭配时,价值观将给职业从业者注入强大的坚定力,如同给职业的航船扎下一根巨锚,任凭外界风浪再大,也不会偏离航向。
锚,是用于船只停泊定位的铁制器具。职业锚,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自我意向的习得部分。当一个人必须做出艰难选择时,当职业生涯需要其他走向时,当现状逼迫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变时,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都不会被放弃,这些不会被放弃的东西积累沉淀成“职业锚”。
埃德加·施恩是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教父”,是顶级的职业指导专家,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针对其任职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的44名毕业生进行了一项长达12年的职业生涯研究,包括面谈、跟踪调查、企业调查、人才测评、问卷等多种方式,最终分析总结出了“职业锚”理论,又称“职业系留点”。
施恩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包括:自主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管理型职业锚、技术型职业锚、安全型职业锚,挑战型职业锚、生活型职业锚、服务型职业锚。
自主型职业锚:独立自主的人希望以更大自由度来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最大限度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以求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在放弃提升或工作扩展机会与放弃自由独立的工作状态之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他们注重培养自力更生、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他们倾向于专业领域内职责描述清晰、时间明确的工作。他们可以接受组织强加的目标,但希望独立完成工作。如果他们热爱商业,多会选择不受企业约束的咨询服务和培训工作。例如,室内装饰专家、图书管理专家、摄影师、音乐教师、作家、演员、记者、诗人、作曲家、编剧、雕刻家、漫画家等。
创造型职业锚:喜欢创造的人通常喜欢冒险,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事业(企业或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服务)。对于创造/创业型职业锚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建立或设计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有强烈的冲动向别人证明这一点,这种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建新的企业、产品或服务,以企业或者产品打上自己的名号为豪。在经济上获得成功后,赚钱便成为他们衡量成功的标准。他们还会发展自己的生意,尝试创业,但是他们发展自己的生意是源于表现和扩大自主性的需要,而创造型职业锚的人在创业初期阶段,会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自由和稳定以获取生意的成功。他们的工作类型在于不断地接受新挑战,不断创新。他们着迷于实现创造的需求,容易对过去的事情感到厌烦。
管理型职业锚:擅长管理的人追求并致力于在职场上发展,倾心于独自负责并承担某一部分,喜欢以实力获得工作晋升的机会,并将企业的成功与否看成自己的本职。拥有管理型职业锚的人会把专业看作陷阱,当然,这不等于他们不清楚掌握专业领域知识的必要性,不过,他们更认可组织领导的重要性,掌握专业技术不过是通向管理岗位的阶梯。例如,仓储管理员、旅馆经理、饭店经理、广告宣传员、调度员、政治家等。
技术型职业锚:以技术/职能见长的人,追求在专业能力上的成长,以及实际应用的机会。他们喜欢来自专业能力方面的挑战,对自己的认可也基于专业能力的水平。在职业类型方面,他们从事的是在某一个专门领域中富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忠于某一组织,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确定目标之后,他们抱着最大的热忱和独立性去实现目标。他们不喜欢管理工作,不愿意离开被认可的专业领域,也不希望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中。例如,木匠、农民、工程师、飞机机械师、野生动物专家、自动化技师、机械工、电工、火车司机、公共汽车司机、机械制图等。
安全型职业锚:追求安全稳定的人希望在工作中获得安全感与稳定感。这种类型的人选择职业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是安全与稳定。通常,只要有条件,他们就会选择提供终身雇用、从不辞退员工、有良好退休金计划和福利体系、看上去强大可靠的企业,他们喜欢“铁饭碗”,希望自己的职业跟随组织的发展而发展。只要获得了安全感,他们就会有满足感。相比工作本身,他们更看重工作内容。他们愿意从事安全、稳定、可预见的工作,至于职位本身他们并不关心。
挑战型职业锚:喜欢挑战的人不惧艰难和障碍,不害怕那些看似误解的问题,也不畏惧强悍的对手。对他们而言,职业不仅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也是挑战各种不可能的游戏设定。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呼唤自己去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工作中攻克一个又一个任务,并享受战胜带来的成就感。他们喜欢冒险,好斗,并不惧怕冲突。一旦看不到工作中有挑战机会,就失去了工作的动力。
生活型职业锚:打造生活的人渴望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平衡,他们希望的工作环境能兼顾职业需要、个人需要、家庭需要三方面。因此,他们需要一个能够提供足够弹性让他们实现内心目标的职业环境。为了获得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他们愿意在职业方面做出一定牺牲,例如,晋升带来的职业高度、加薪带来的高品质生活等。他们认为自己在如何去生活,在哪里居住,如何处理家庭事务,以及未来在组织中如何发展是与众不同的。
服务型职业锚:服务型的人一直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希望能够体现个人价值观。例如,帮助他人解决困难,消除他人的安全隐患等。他们希望能够以自己的价值观影响雇用他们的组织或社会,只要显示出世界因为他们的努力而更美好,就实现了他们的价值。这种服务的供职机构既有志愿者组织和各种公共组织,也有顾客导向的企业组织。只要工作能带来价值就可以,至于能否发挥自己的能力则无所谓。例如,社会学者、导游、福利机构工作者、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社会科学教师、护士等。
作为个人,需要不断地自我探索,确认自己的职业锚,并将自己的认识与组织进行沟通。尽管实现职业锚与职业匹配的责任在组织,但不要指望组织能充分了解个人的内心隐秘。作为组织,需要建立起灵活的职业发展路径,多样化的激励体系和薪酬体系,以满足同一工作领域中不同职业锚的需求。组织管理者也要清楚,即便是同一性质的岗位,可能也会有不同的职业锚停泊。
在现代职场中,个人与组织的发展并不矛盾。职业锚的本质,是实现个人生涯愿景与组织发展战略目标的相得益彰,化解个人与组织的冲突,把达成组织目标和自我实现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