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身对财务管理创新的需求

三、高校自身对财务管理创新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财务检查力度的加大,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9个方面:一是重大经济决策不科学、不规范,部分高校对重大经济决策论证不充分,决策效果不明显,对外投资、银行贷款、基本建设、资产购置等重大事项和大额资金使用未经集体决策。二是预算编制不完整、执行不到位,部分高校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预算不全面、不完整,部分收支游离在预算控制之外,预算执行不到位。三是财务收支管理不严、控制不力,部分高校存在超标准、超范围收费,不执行财务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存在公款私存甚至私设“小金库”现象,有的高校存在超预算、无预算、超标准办理支出,“三公”支出膨胀。四是违规从事投融资活动、投资效益低下,有的高校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违规提供贷款担保、违规进行风险性投资造成潜在损失,校企产权不清、责任不明,对外投资管理不规范。五是资产管理不规范、使用效率不高,相当部分的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预算管理脱节,导致资产重复购置而出现闲置的现象,有的高校不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存在超标准购置固定资产等现象,有的高校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不规范,对经营性资产缺乏必要的监管。六是建设项目管理混乱,有的高校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不充分,投资概算、预算与决算相差悬殊,项目变更频繁致使不断追加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七是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学校、学院和课题组的管理职责不清、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外拨经费缺乏必要的手续和监督,存在利用不合规票据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等违法违纪现象。八是大量举借内外债,财务风险巨大,有的高校不顾学校财务实力和还本付息能力,未经主管部门批准违规贷款搞基本建设,导致学校财务状况恶化,财务风险大,财务运行困难。九是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不畅,财务运行绩效不高,有的高校没有建立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学校与院系之间权、责、利不清,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现象,导致财务运行不畅,严重影响财务运行绩效。

上述种种问题严重扰乱了高校财务秩序,造成资金的浪费和流失。从而导致办学经费使用效益低下。这必须通过财务管理创新,进一步理顺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改进财务管理流程、规范财务行为来提高财务运行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