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机构设置的创新

一、财务机构设置的创新

财务机构是财务管理工作的载体。同样,设置合理的财务机构是搞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高校财务机构,是做好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关键。加强财务机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高校办学效益。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创新主要从3方面着手:一是财务机构控制再造。高校要根据其拥有的资金流量、业务范围等因素,合理设置财务机构,特别注意处理好一级财务与二级财务在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二是二级财务的设置数量要适中,不能过少,以保证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不能过多,要保证一级财务在全校财务工作中的领导地位。三是在实行分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处理好财权集中和分散的程度,防止财权过于分散而使二级财务机构逃避一级财务的监督。

机构设置的有效原则为因事设岗,因事设岗与因人设岗是2种完全不同的机构设置方法。前者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开展,后者则反之。高校要想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遵循因事设岗的机构设置方法,即根据学校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设置财务机构。通常,高校财务机构为财务处,下设4个科室:会计核算中心、稽核管理办公室、收费管理办公室和综合计划科。从行政上讲,会计核算中心是财务处设置的会计代理机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在财务处的领导下开展记和核算工作,如全校内部结算的统一办理、日常核算以及全校货币资金的经营管理都是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收费管理办公室归财务处领导,其负责的主要工作是对全校各种有关收费的项目、收费的范围和收费的标准进行认证和协调处理,办理各种收费票证等;综合计划科是财务处的直属科室,是财务处很重要的一个科室,其主要工作职责是编制学校的年度预算和各项收支计划,监督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和收支计划完成情况,综合计划科同时还要负责起草、修订和完善学校内部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统管全处行政事务;稽核管理办公室的主要工作职责是现金银行凭证账务的常规稽核、按业务类别或单位的专项稽核,同时负责全校固定资产的购置、转让、报废等管理工作,以及资产的清查、盘点、界定和划拨。

新型的高校财务管理机构是在建立以高校财务管理领导小组为核心的垂直领导下,高校财务领导小组下设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直接领导财务处,由财务处对高校的内部机构,包括二级机构进行财务指导,内部机构和二级机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一些分支机构,进行具体基层事务的处理。高校财务管理领导小组是全权负责高校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高校财务管理领导小组是专门为了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这个组织机构可以不占用编制,由兼职人员担任,它的重要特征是成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组成人员可以为行政校长、总会计师、各职能处所负责人,知名学者、教授,各领域专家等,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对内,制定学院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讨论决定高校的重要经济事项;负责审核确定高校的预算计划、财务计划等财务管理的具体方案,并负责监督这些具体方案的执行情况;设置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机构,任免奖惩相应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向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汇报财务收支情况。对外,负责对外宣传学校形象,筹集社会各界捐款,争取科研经费、科技成果转化等,扮演公关外交的角色。

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①总会计师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符合国家法律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育资金的利用效益;有助于加强经济领导。②按规定履行高校总会计师的职责。从宏观方面来看,总会计师组织高校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国家财产,节约国家资金,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监督实施;组织财务部门、管理部门开展具体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加强对重要经济事项的分析和决策。从微观方面看,总会计师的职责主要包括:预测经济前景,依据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客观实际,分析优势劣势,统筹安排,编制全年预算收支方案,并加强执行力度;参与经济决策,搜集整理大量资金收支的资料信息,发挥专业特长,运用科学计算方法,得出有价值的财务指标数据,进行正确财务分析,帮助校长筛选出最优可行方案;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具体可以从2方面发挥自己的职能,即实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与考核;督促本单位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一方面加强控制经济过程,另一方面评价办学业绩,提高办学经济效益。③强化由总会计师垂直领导的财务部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