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财务管理特征
(一)财务管理程序网络化
财务管理其实就是对财务信息的标准化处理过程,随着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大部分高校的财务信息以及数据都需要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录入,具有统一性和标准性,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系统所要求的格式进行载体信息分析,这样才能使得有效数据在互联网上传播,为各个部门的使用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同时也使得财务资源共享功能得以实现,所以说财务管理程序逐渐向网络化发展。
(二)财务管理信息云端化
大数据和云计算是“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的尖端科技之一,传统的财务信息管理需要学校自身作为存储终端,将信息进行收集管理以及归纳整理,当有需求时再进行数据调出,但是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高校财务部门可以依托云端的管理平台,将自身制作为数据上传和接收的终端,这样可以让财务信息数据更加安全,同时也摆脱了自身硬件的条件限制,使得财务管理信息云端化发展得以实现。
(三)财务管理职能扩大化
当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与互联网连接之后,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程序以及优化措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再是以往简单的数字记录,而是为自身的财务管理职能拓宽了维度,既包括财务数据的整理,同时还包括财务数据的分析,更为财务数据的优化提供了保障措施,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的职能转变为财务管理的综合分析体。
(四)财务管理扁平化
以往的高校财务管理与其他部门进行对接时,往往由于双方使用的数据端口不同或标准不同,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样不仅造成了数据转换的烦琐问题,同时可能还在转换过程中产生错误,造成各部门衔接得不顺畅,但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架构,使得财务信息更加标准,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智能转换,减少因人为操作而可能产生的错误,由此高校财务部门将在学校整个信息处理中成为核心,同时实现财务管理结构的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