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的方式创新
“互联网+”时代高校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迫切需要创新。高校财务管理的职责是对部门经费使用和预算编制进行监督管理、合理规划。而这一职责是建立在准确、即时、高效的财务活动基础上的。因而,运用互联网技术,以新的管理理念开展财务工作,成为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以“互联网+”打造智慧化管理方式。
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方式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必须有所改变。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智慧化管理,是克服传统财务管理方式弊端的有效路径。智慧化管理首先是财务管理软件的有效运用。高校目前财务系统模块基本齐全,虽然构建了能够实地操作的运作模型,但单个模块之间贯通性差,不能满足财务管理高效运作的需求。因而,高校首先应当投入资金完善数据平台,增加丰富的外部数据接口,以保证信息发送得准确、快捷。其次,需要引进一批既精通会计基础知识又熟悉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他们能够通过培训更好地操作高校财务管理软件,保障“大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最后要在高校实现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加强信息在学校内部的流动和共享,便于不同部门从该标准系统内提取各自所需信息,减少各部门数据的重复采集,实现管理信息的集中处理,更加有利于学校明确责任、控制风险”。智慧化管理通过结合人的智慧和软件的“智慧”,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二)以“互联网+”打造集约化管理方式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降低原有的财务管理在人、财、物方面的消耗,以全员的共同参与、协同配合取代原来的消耗性管理方式。“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又同时是信息的发送者。每一个业务部门、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又同时是信息的发送者。通过数据平台完成信息交换,不仅解决了教职员工在柜台前排队等候等现象,还可以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目前,很多高校财务管理都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其应用的财务软件基本涵盖了预算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金管理等功能,同时也包含了学生学杂费收费管理、教职工工资发放管理、校园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整个软件的系统化程度在不断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可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提升财务服务能力。
(三)以“互联网+”打造精细化管理方式
互联网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迭代思维。这是一种以人为核心,反复、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允许有所不足,不断试错,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迭代思维有2个特点,一是细致,二是快捷。所谓细致,是指软件开发要对用户心理进行精细化思考,考虑得越细致,越能够开发出更方便使用的软件。所谓快捷,是指软件更新要快,及时跟进用户的反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将会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无论对于数据平台的维护还是对信息源终端的保护,以及对具体业务对接共享的规划和监督,都要做到“事无巨细”,做好精细化的设计和运作。
“互联网+”为高校财务管理转型提供了新机遇,也提供了新思路。高校财务管理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我革新,形成了内外驱动的双动力,必将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改善高校财务管理形象,提升高校财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