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使用不节约

如果高校在资金使用上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规划,缺乏统筹安排,往往是在需要资金支出时,相关人员进行程序列支而已,这样的做法就很可能会导致随意性,使得资金流动不科学,不容易控制。另外,如果在预算编制时过于笼统,就会缺乏可执行性,加上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不顺畅的问题,可能会使得预算偏离当初的范围。

(二)资产管理松懈

资产是高校维持运行以及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重要基础和动力,而各类的实验材料、办公消耗品在各高校中使用数量较大,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对于资产的使用并没能建立相关的有效体系框架,未建立严格、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很多采购物品在前期的预算阶段相对盲目,后期的把控不严造成了资产流失问题凸显,不仅造成了资金浪费,还让各个部门在采购和报销环节带有一定的消极性,采购物品使用效率较低等情况也时有发生。

(三)高校对于信息化协同创新认识不足

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仍停留在纸质材料阶段,包括记账、报表、合同、经营协议、经营决策制定等环节都需要人工进行烦琐的工作,缺少系统化的财务管理融合,而信息化协同创新管理模式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较高的能力和水准,但是部分高校的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工作重心还是在基础的数据核算方面。即便有的高校引进了信息化技术,但是没能对学校整体数据进行统一联网分析,缺少数据的“互联互通”,未建立起信息化协同创新工作模式。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对信息化协同创新的认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