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让人生更温暖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珍视人间亲情的民族,这种文化因子流淌在人们的血脉之中。古时候亲人走失,往往采用滴血认亲的方式。若有血缘关系,滴入的血就会冲破水的阻隔融合在一起。人们之间所有的感情就像水,而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感情则为血。血比水浓,这象征着骨肉亲情之间难以割舍。拥有亲情,人生就多一份温暖。一个人所拥有的温暖亲情是他可以追忆,可以缅怀,可以遐想,可以慰藉的心灵的后花园。
亲人,就是在一口锅里吃饭、互不嫌弃的人,就是团结一致,不分彼此,荣辱与共,相互支持的人。一个人有没有亲人,或者能不能珍惜亲人,会影响到他与世界建立起的关系。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缺失亲情,这是一种不幸,也会对他的人格和人际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
人生中令人痛彻心扉的事一定包括亲人之间反目成仇。凡是倾向于内斗,伤害亲人,不同仇敌忾的人,都有可能受到来自亲人的排斥和孤立。一个人不断得到亲情的温暖和滋养,其与世界建立起的关系会越牢固、厚重和温馨。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与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我们的幸福、安康乃至喜怒哀乐他(她)都会在意,也常常为我们作出退让、妥协,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还有些人,虽然与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却真心实意对我们好,与我们志同道合,心心相印,总是在我们有需要时挺身而出,这可以称之为“第二亲人”。其实,这类亲人在人们生命中的价值更大,他们是与我们情投意合、肝胆相照的朋友、知己、知音、同道……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的,也是可以超越功利的伙伴。如果一个人只有基于血缘关系的亲人,他就会很狭隘。如果一个人能超越亲情的局限,能够同样甚至更加珍视“第二亲人”,那他就有了更宽阔、更崇高的生命境界,也会更有生活的乐趣和创造力。
在中国社会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人为亲情所累,或有人用亲情裹挟私利的现实。在对待亲人的关系上,除了需要认真履行诸如对父母的赡养、对子女的抚育等法律义务之外,其他的关系,都应该尊重人们彼此的自由意志。“在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热爱生活;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看清世界。”这话说得很有智慧。在茫茫人海中,总会有人喜欢你,也总会有人不喜欢你,正如你会喜欢一些人,而不喜欢另一些人。差别只在于多与少,以及喜欢或讨厌的程度与表达方式。所有喜欢你的人,不论是第一亲人还是第二亲人,都是你生命中的贵人,应该特别用心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