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造就好孩子

好家风造就好孩子

正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折射的是社会文明水准。中国传统社会中优良的家风包括尊老爱幼、诚信忠厚、勤俭持家、邻里守望等等。这些优秀传统都值得发扬光大,但在建设美好社会的今天,更多地需要强调家风中有崇尚科学、崇尚民主、崇尚简朴的元素,鼓励和支持家庭成员拥有科学精神和民主意识,关注公共生活,参与社会建设。

科学精神似乎有些玄虚,其实是可以体现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比如下班回家,孩子打电话问你还要多久才能到,你回答“不远了”。“不远”是多远呢?这个不是准确的信息。孩子问你一年的收入多少?你回答一年几万块钱。两三万,八九万都是几万元,可它们之间相差至少三倍。这样笼统的缺乏精确信息的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司空见惯。细腻思考、思虑周详与精当表达,这都与科学精神相关。对此,绝大多数的家长都需要补一补课。

在家庭生活中,自觉营造民主的家风,所有家长都可以有所作为。比如,家庭中比较重要的事情都通过家庭会议来协商。在会议中,每个人都尽量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说理充分,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每一个人的意志,不强求他人;作出共同行动的决定时,每个人都懂得适当的妥协、退让和放弃。其实,民主的家风就体现在这些生活的细节中,家庭中如果充满着霸道和暴力,足以摧毁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大量研究以及实践经验表明:在充满爱与温暖的氛围中,儿童、青少年的良好的人格品质更易于形成,而良好的人格是幸福人生的基石。作为父母,用家暴虐待孩子无异于犯罪,因为他们不仅在制造一个注定只能拥有悲剧人生的人,也在给这个社会增添一个潜在的破坏者。

崇尚简朴也很重要。“我们给孩子们留下一个怎样的地球,取决于我们给地球留下一群怎样的孩子。”这句有点像绕口令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能不能让孩子具有环保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节俭、朴素、简单生活等意识,影响着他们怎样对待环境、对待物质、对待其他生物。那些追逐奢华、挥霍无度、暴殄天物的人,既缺少内心的朴素,又缺乏高贵的教养。他们缺乏对于自然的敬畏,缺乏对精神生活的眷注与热爱,更不要指望他们能珍爱万物、淡泊宁静了,古人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愧为至理名言。

黎锦熙先生是杰出的学者,他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书香门第,兄弟八人各有专才,人称“黎氏八骏”。他们的父亲黎松庵饱读诗书,十分热衷于与有学识的人交往。杰出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就曾在黎家居住过近四年,王仲言等书生在黎家创办过“罗山诗社”。罗氏兄弟八人从小生活在充满爱、充满对学问的尊尚、对自由的向往的家庭氛围中。这给我们以启示:建设好的家风,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下真理、爱与自由的精神种子,它一定会发芽、生根、开花与结果。好的家风培育孩子好的品格,好的品格造就孩子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