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研究走向卓越

通过研究走向卓越

一个人有机会从事研究工作是极其幸运的一件事。何以这么说呢?人生无非是一段旅程,从事研究就意味着你在这个旅程中一直在发现。有发现就会有惊喜,有惊喜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有快乐就会有“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我们主张更多的人要尝试去做研究,因为这与追求真理,追求澄澈、丰富、具有高度与深度的人生是密切相关的。

作为研究者,应该具备四种意识,即问题意识、文献意识、对话意识和反思意识。提出问题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也只有能智慧地发现高质量的问题,我们才可能创造性地进行高水平的研究,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有价值。文献意识,是指我们在做研究之前必须查阅相关文献,弄清楚前辈和同时代的人对于相同的命题都做过哪些研究,他们研究出了哪些已经得到共识的结论。再来看对话意识,一个问题的研究,只用引证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引证不能代替论证,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新问题的解决必须有这样一个过程。反思意识,这是促进我们成长最强劲的支撑动力。

研究的核心是思考,但研究远远不仅仅是思考,是更复杂的一项活动。除了核心的思考,还需要根据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假设,设计一个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包括大量实证的研究,数据统计、分析,文献整理等等。从事研究的人要过思考的关,如果思考都没有过关,那研究一定是很粗糙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躬行,有时候就是要亲自去做研究。对一个问题穷根究底,对其相关文献了如指掌,这是功夫。最终结果便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通过研究而走向卓越。

阅读、听课、历事、交往、旅行、讲学、观影、赏戏、研究、创作……整体上讲,都有益于成长,但任何一个单独的活动都难以使人变得杰出。换言之,使一个人变得杰出的一定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累积和叠加的结果。当然,在上述这些活动中,其复杂、繁难以及高级程度,也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阅读、交往、旅行是更为基本的,而研究、创作,相对而言,更复杂也更高级。人海茫茫,其实就两类人:一类是有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的人,一类就是没有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的人。努力扩大第一类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是一个国家走向文明、富强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