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应对压力
压力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压力,对不同的人来说,压力可能来自不同的方面,学业压力、事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等等。压力并非完全消极的因素,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我们潜能的彰显和生发。历史哲学家汤因比在解释人类文明何以进步时提出“挑战—回应”的理论,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这一理论也是有解释力的。但是,长期的过重的压力非常不利于我们的健康与长寿。
面对压力,是勇敢正视还是退缩逃避,这取决于我们人格的力量。在压力面前,有的人积极乐观,迎难而上,不断成长;有的人却无所适从,心浮气躁,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在惶惶然中一事无成;还有人身心惧疲,心力交瘁、积劳成疾,最终重病缠身甚至英年早逝。对于压力消极的反应可以导致心理失调、愤怒、憎恶、不信任、迷惘、沮丧、忧郁、孤独感和疏远感、不当的判断、注意力分散、缺乏自发性和创造性、自信心不足、筋疲力尽以及其他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
怎样减压?途径多多。如想象一件你认为最有趣的事情,并持续回味一会儿;如找好朋友聊聊天,分享快乐时光。但最重要的恐怕还是降低欲望,学会放弃。关于压力,可以有这样一个公式:压力=欲望/拥有。即当拥有一定时,欲望越大,压力就越大。而生活满意度=拥有/欲望。即当拥有一定时,欲望越小,满意度越高。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东西我们并不需要;而有的东西虽需要,却并不需要那么多。学会放弃,是最有智慧的善待自我,也是最有效的减压方式。
好的生活就是有安全感、舒适感、价值感、归属感,成就感和自豪感的生活,就是没有过强外在压力和内在紧张的生活:内心充满喜乐与平安、宁静与祥和、没有怨尤、没有仇恨、没有欲壑与贪婪。许多人压力重重在于没有真正想明白一个问题:好的生活,物质的东西并不需要太多,内心的充实且闲适却很重要。
积极地面对而非逃避压力,将会变压力为动力,可以促进人的成长。压力应对的诀窍还在于学习从焦虑中发现一些积极的东西,从而驾驭压力。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面对压力,将会导致生理、感情甚至思维紊乱,相反,如果能恰当地面对压力,则可以激发精神和身体的潜能,成为更加完美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