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使人进步

批评使人进步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两种力量:实事求是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需要善意、中肯的批评与建议。常常,适当的批评更能让人进步与成长。一个正派而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忌惮批评。

真正的教育一定包括让人习惯于不同的声音,不断地从狭隘走向广阔。人们都更乐意听到肯定与赞赏,这是人之常情。但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团队,没有谁是尽善尽美的。听得见批评的乃至挑剔的意见,是成熟的、具有胸襟的表现。而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与不足,就更是明智之举。是批评的声音,而非赞赏的声音,喂大了人们的格局。自信满满,并非总是表现为“一贯正确”,而是勇于自我反省、自我检讨,以及开放与包容。只听得见赞美、肯定的意见,听不进去批评与质疑的声音,是一个人胸心狭小与智力低下的一种表现。

真正的批评区别于挑剔、责难、呵斥、抱怨、攻击、诋毁、羞辱、诅咒、嘲讽等等,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有善意的、真诚的关注;2.发现并具体地指出批评对象存在的瑕疵,缺憾,不足乃至错误;3.乐于分析存在不理想状态的原因;4.提供具体的建设性的改建策略与措施。具备上述特征的批评一定有利于个人与社会进步。

“批评”并非就是否定,并非一定意味着负面评价。批评,代表着积极的回应与真诚的关切:“我看到你的瑕疵,我希望你更完美”。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最可悲的莫过于智者不以为然、满不在乎、冷漠以对。“因为热爱,所以批评。”所谓“热爱”,包括“喜欢、亲近、依恋、珍惜、呵护、充满期待、盼望更好……”人们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对身边人的热爱,就一定会希望他们变得更好,就难免会提出一些善意的批评,倘若没有热爱,就不会批评,尤其在批评充满风险时,倘若没有热爱,就会采用“随它去吧”的态度而明哲保身。“批评使人进步”是有其道理的,批评者很多都是你生命中的贵人或亲人。

父母可以批评孩子,孩子也可以批评父母,但是批评需要注意时机和方式。“赞誉公堂,规过密室”,不论多么善意的批评时也要顾及对方的感受,采取巧妙的批评方式和适当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