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选择什么专业好

孩子选择什么专业好

如果问今天的中小学生这样一个问题:“长大后,你想从事什么工作?”估计有不小比例的孩子没有明确的答案。这反映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引导孩子进行人生规划上的缺失。对中小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究竟是在为什么而学习,他们并不真正明白,反正上学就是上课、做作业、考试、排名……上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很少有学生能清醒地认识到今天学习是在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

进行人生规划,每个人都需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优势所在,长大后连自己想干什么都不清楚的孩子,很可能是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优长缺乏认知。孩子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比较好?长大后干什么工作好?当然应该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等因素综合考量。但如果可能,特别是不与孩子的志趣相冲突的前提下,孩子选择的专业与父母的专业尽量一致或相近,是有一定的意义的。过去讲“家学渊源”,讲“子承父业”,其可取之处在于使孩子相对来说在专业成长上有一个比较高一点的起点,更好地传承学术或家业。中国历史上,子承父业而取得卓越成就的,古代有书法界的“二王”、文学创作的“三曹”“三苏”,近现代有学术界的“二钱”(钱基博与钱钟书父子)“二汤”(汤用彤与汤一介父子)、文化界的有叶家祖孙四代(叶圣陶、叶至诚、叶至善、叶兆言),自觉利用家庭的“文化资本”让孩子成长得更快、更好是切实可行的。如果每一代人都“另起炉灶”,就会浪费掉一些已有的资源和积累,而且,孩子的志趣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孩子对父母的专业缺乏兴趣,也有可能说明家庭教育中存在某种不足,至少说明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力不够大。

在文明程度比较高的欧美国家,社会上层家庭的子女更多地选择一流大学的人文学科。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出身上流社会家庭的孩子要挣钱养家糊口的压力比较小,可以比较充分地发展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学文科,有更多的机会展示一个人的智慧魅力和个性魅力。西方国家的社会管理者,特别是政府官员,大多文科出身,如法律、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等。

父母怎样指导孩子填好高考志愿?可以参考这样几点:

1.尊重孩子的意愿,特别要照顾到孩子的兴趣与智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志从趣生。

2.选择的大学、专业以及学校所在的城市总的来说各有千秋,难分高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因此不必过于纠结,平常心最好。

3.人生的路很漫长,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况且,人算不如天算的事屡见不鲜,因为未来有许多你无法预料的因素,比如说,你不知道孩子会遇到谁,而遇到谁会给孩子特别大的影响。

4.不管上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都要教育孩子做一个有优良品格、有高远追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