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积累学识
“积小成以成大成”是一种追求成功的策略,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许多人都有存钱的习惯。这相对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而言是一个好习惯。但很少有人有“积累学识,储蓄健康,累积善行”的意识与习惯。没有一个人是一夜之间变得优秀或者卓越的,优秀都一定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积沙成塔,积腋成裘”的道理不难懂,但在这点上做到知行合一就不易。注重在学识智慧、身体健康、德行品格上的点滴积累的意识与习惯,所有的人都有努力的空间。而这一努力的成果最终受益的首先是自己,其次它也会惠及他人与社会。
坚持积累学识是要不断丰富自己文化底蕴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使内心变得丰富和深刻。那学识积累包括什么呢?
第一,重要概念。如帕累托效用,基尼系数,路径依赖等。概念是思维成果的凝结,也是理论之网上的纽结。
第二,重要数据。比如世界重要国家的面积、人口、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等。
第三,好的表达,包括民谚、格言、名人名言,如“甘蔗没有两头甜”,“大模大样,小家气象”。
第四,重要的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如美国兰德公司的一些调查、盖洛普的一些民意测验。
第五,人类文明进步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思想、主张与贡献。如“人是目的”的思想主张,“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洞见。
第六,重要事件。如诺曼底登陆,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打击,萨达姆的政权被摧毁。
积累和掌握许许多多的概念对于写作特别重要。写文章,无论是小品文,还是学术论文,其实都像建房子。首先,你要它干什么:是作为博物馆还是影剧院……一定的功能要求一定的结构。此为文章的立意。立意有了,结构也设计好了,接下来就是用什么样的建筑材料来建造了,建筑材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物的品质。写作者对概念掌握的程度决定着“建筑材料”的品质,用密度很大的大理石砌的房子就会结实、厚重,乃至显得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相反,劣质的、密度很小的建筑材料建出来的房子就显得单薄,并容易失火或坍塌。
词汇的积累也很重要。一个人掌握的语言词汇愈丰富,他的表达就会愈精当,他的内心也就愈充实。词汇就像一个一个的将士,你统领的将士愈多,你作为统帅就愈有力量,就愈伟大。语言服务于我们的交流与表达,也服务于我们认知领域的拓展。我们无法说出我们不知晓的事物,凡被我们命名或指称的事物,表明我们对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现在上网搜索,比查字典便捷了许多,这其实非常有利于我们积累词汇。
背诵对于积累语言、丰富思想、发展记忆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阅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背诵的对象可以是精彩的表达段落。学有所成的人,一定是在背诵上下过“笨”功夫的人。没有大量的通过背诵所获得的积累,就必定头脑空空,也不太可能形成“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的好习惯。背诵,并不等于死记硬背。它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老师,作为示范者,要在背诵上为学生作出良好的示范:我是如何理解与记住这一段表达的,容易在什么地方出差错,原因何在?在背诵的基础上仿写,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积累广博的学识,对于我们的幸福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对世界愈熟悉,愈了解,就愈有安全感,也会愈有亲切感,我们会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我们知道得越多,我们的精神世界就愈广阔,我们的精神驰骋就愈风生水起、光耀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