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朋友是一种修为和造化

赢得朋友是一种修为和造化

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即狭义的“人伦”。在这五伦中,君臣关系是绝对的、垂直的等级关系,而唯有朋友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所以,有民主、平等、自由意识的人,都特别珍惜朋友。倘若一个人没有发自内心地感到朋友的重要性,那可以断言他的精神发育就是有很大缺陷的。血缘意义上的“亲人”都带有偶然性,朋友却是可以选择的,友情在一个人的情感世界中占的比重愈大,他的格局就愈大。那些没有真正的朋友,心里只有小家庭,最多也就是只关注直系亲属利益的人,不仅委琐,也很无聊与无趣。

朋友是自我的放大与审视自我的一面明镜。一个人拥有的真朋友愈多,他生命的富有程度就愈高。朋友是我们人生的拥趸,我们可以信赖的顾问与参谋,我们可以坦诚相见的“重要他人”。每个人都有对于友情的需要,人类是群居动物,在与他人积极互动中,人们感受到安全与温暖。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对人类个体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朋友之间的互动,因为真诚,因为亲密,因为充满善意,就更具发展价值。完全可以说,善待朋友,就是善待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能够成为朋友的概率并不大,因为需要相同或至少相近的价值观,需要有精神上的共振与心灵的共鸣,甚至有时候还需要仗义疏财肝胆相照。所以能够赢得朋友,是一种修为,一种造化。能否成为朋友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也不是两个优秀的人就一定能成为朋友。但朋友是可以主动追求的,首先要有意愿,即乐于交友。正如未婚年轻男人追女朋友,你觉得对方好,喜欢她,那就可以捧着一颗真诚的心热烈地去追求。有时,就真的得偿所愿了。

主动和什么样的人交友呢?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论语.季氏》)。友直,就是和正直的人交朋友,正直就意味着无害人之心,善良、磊落、光明。友谅,就是和讲诚信的人交朋友,朋友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友多闻,就是和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人交友,因为朋友的博学会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思想资源,并促进我们的成长。孔子的“损者三友”提醒我们:不正直的人;两面三刀欠缺诚信的人;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只会让我们受到损害,要远离这样的人。

朋友相处之道因人而异,但也有相通之处。比如以礼相待、礼尚往来;多付出,少索取;言而有信,真心实意;多记着对方的好,不勉强对方,对能够帮助对方的事尽力而为。帮助朋友成长、进步,真诚地分享有价值的资源与信息等等。有一则网络流行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值得我们警醒,友谊是珍贵的,但也是脆弱的。不要因为对方是朋友,他就理所应当要为我们做什么。如果对方愿意帮忙,那就应该感恩。如果对方不愿意,不能够,那就当坦然接受。不要用友谊去“绑架”对方 。即使是朋友,也需要保持距离,尊重别人的选择。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淡的友谊才可能成为长久的友谊。

不对朋友抱太高的期望,这不是世故,而是成熟。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有求必应。在一些时候,他不能帮你,并非他的不是,而是你的要求失当。因此,朋友之间要保持分寸: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提的要求,不提;不该做的事,不做。没有人可以强大到不需要友谊。如果一个人真不需要友谊,那一定不是因为他的强大,而很可能是因为他病态的自闭或者是心如死灰,生不如死。

没有朋友的人生没有意思,朋友在人生中很重要,自觉地追求志趣相投的真朋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