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讲理的孩子
凡事都得讲理。理直,才能气壮;理得,才会心安;据理,方可力争。何为“理”?伦理、法理、哲理、物理、心理……各行各业都有“道”,万事万物皆有“理”。虽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更为基本的一面。对几乎所有事情的合理性判断,依据常情常理,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错。
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无非是为了让人知书识“理”、通情达理。所以,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总要和孩子讲道理,心平气和地讲道理,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地讲道理,切忌简单粗暴地呵斥、责骂,更不要羞辱。可很多家长自己懂的道理就不多,又不善于讲道理,对孩子要么放纵,要么蛮横,这都将为孩子青春期叛逆埋下种子。
我们培养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讲理的人,讲理的人才可能讲道德,重信誉,才能够守护道义,才能为人信任。如果尽讲歪理,那就是霸道,那就是流氓。如果一个民族的人,习惯了强词夺理,没有正确的价值观,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满嘴谎言,就难以为文明世界所接纳。教育要把“培养凡事讲理、追求真理、服膺真理的人”作为自觉的追求,长期被欺骗和被愚弄的人,无法面对真理,当然也无法赢得信任、赢得尊重和光明的未来。
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讲理的人,对于建设一个民主、法治、文明与和谐的社会十分必要。如果一个社会中,有相当比例的人能够做到“凡事认真,凡事讲理”,这个社会就能成为文明社会。这个社会的成员个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就会比较高。这两个“凡事”背后,其实就是科学精神与民主精神,意味着不马虎、不敷衍、不苟且、不霸道、不蛮横、不以强凌弱、不仗势欺人……
讲理,一涉及“理”本身的合理性,有的“理”可能是歪理,如成王败冠。二涉及如何讲。讲理的过程要看对象,用对方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及内容,心平气和、充满尊重地循循善诱。对孩子任性的哭闹,一些人选择用恐吓,或者物质收买,或者欺骗,这都不是正当的方法。我们的社会,不讲理的人很多。家长要率先垂范,家长如果总是能够温和而坚定地讲理,孩子会更通情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