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爱情和夫妻关系
一个人不管怎样玩世不恭、朝三暮四或水性杨花,内心中都有一份对坚贞爱情的渴望。这大概也可视为“人是精神性的存在”的一个证据。享受生命也包括有情有独钟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人,你看到她,想到她,就满心欢喜,就心花怒放;你可以对她(他)说“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你的苦;因为追逐着你的追逐,因为幸福着你的幸福”“少了我的手臂做枕头,你习不习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个人可以有,也应该有。爱情是一种生命的联结,它使人远离孤单,有一个人可以和你共同地面对一个薄情的世界。
爱情是人的一种心理能量,其大小受内分泌、生存境遇、精神旨趣等因素的影响。健康状况好的人,生存境遇好的人,追求个人成长的人,爱的能力会更强些。人与人的差别既表现为其能量的质与量的差别,也表现为其能量投射与倾注对象的多寡及方式。一个人没有爱情需求,不仅会加速身体的衰老,也会大大削弱乃至消弭生活的乐趣与意义感。
爱情是一座大厦,不可能很快建成。即使建筑封顶了,也还需要装修和持续不断的维护。世界上那些美轮美奂的建筑都是在很长时间内打磨出来的。爱情是一所学校,它没有教科书,探索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因为没有经历就没有体验。在爱情这所学校里,有人乐学且善学,他们收获了丰盈的人生;有人厌学、逃学乃至辍学,他们丢失了抵御孤独的利器。在这所学校里,有优异生,也有学困生、后进生和辍学生,但从未有过毕业生。
印度有谚云:智慧的吸引,产生尊重;心灵的吸引,产生友谊;身体的吸引,产生情欲。三者相加,便是爱情。要使爱情长久保鲜,就需要保持三个吸引。但是,不管爱情曾经多么轰轰烈烈,多么感天动地,最终都会慢慢沉淀为相濡以沫、休戚与共的亲情,因而夫妻关系就成为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
在中国传统中,“夫妇”虽为五伦之一,但远远没有视为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与男权社会中女性处于从属与附庸地位有关。其实,夫妻关系是所有人与人的关系中最亲密、最需要默契与和谐的一种关系,夫妻关系好,婚姻生活才能长久地保持高品质,才能更有利于子女的成长。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除了要有相近的价值观,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维护和保持在对方心中的美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所具有的生物性,有美的一面,也有不那么美的一面。如果因为亲近就不珍惜美感,彼此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严重的还会“相看两相厌”,加速见异思迁的进程。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能够体验到深挚的爱是很难得的。深挚的爱,大体有如下的一些特征:
1.心甘情愿地给予对方一切美好的东西,而且不求回报;
2.变得特别谦恭,谨慎;
3.有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强烈愿望;
4.觉得对方完美无瑕,包容与善意解读对方的失误;
5.在心底有倾诉的欲望……这作为衡量婚姻中是不是还有爱的标准也是可以成立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概括出了“成熟的爱”的五个因素,依次为“了解、尊重、关怀、责任,给予”。没有了解,爱就是盲目的;没有尊重,爱就会演变为对对方的支配与控制;没有关怀,爱就是空洞与苍白的;没有责任,爱就是轻薄乃至虚假的;没有给予,爱就是吝啬与贫瘠的。当你深爱一个人,你会把真诚的赞美、珍贵的礼物以及自己美好的一面毫无保留地给对方。
夫妻双方均属于再婚的婚姻质量往往不高,而且离婚率要远高于双方都为初婚的夫妻的离婚率。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可能有如下几点:
1.再婚年龄普遍高于初婚,而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可塑性变小,两个人之间的磨合变得更为困难;
2.再婚夫妻很可能双方或一方有孩子,有与前妻和前夫之间的微妙关系,这都使得家庭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增加了产生矛盾的可能性;
3.离异的男女,在处理婚姻关系上或多或少存在缺陷的可能性更大,而这也可能带入再婚的关系之中。婚姻关系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关系,用心维护和经营好它,既可能也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