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世界信念的结构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研究者们对于公正世界信念的结构有了更多的认识,并从不同角度对公正世界信念的维度进行了探讨。
1.公正与不公正
Rubin 与Peplau认为公正世界信念是单维度的,他们编制的公正世界量表包含公正和不公正两个分量表,公正与不公正分别处于单维度的两极。虽然公正世界量表是最早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但是其结构假设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质疑,研究结果也存在诸多的不一致。首先是该量表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信度较低、因素结构不稳定、研究结果相互矛盾等。其次是早期的大量研究表明(Furnham,2003;Hafer & Begue,2005;Mudrack,2005),两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接近于零,这与单维度双极性的结构假设是矛盾的。同时,在与其他变量的关系上,例如与宗教、政治意识形态、心理健康等的关系上,公正和不公正世界信念分量表并未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相关趋势。因此,目前研究者们倾向于认为公正与不公正世界信念是两个不同的维度,而非同一维度的两极。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公正和不公正世界信念是两个呈负相关但彼此独立的心理结构,而不是同一心理结构的不同维度。当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受到严重威胁、无法继续维持时,则会采用另一种认知合理化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即用不公正世界信念来代替公正世界信念,相信人们通常不能得其所应得,或者所得非应得(Lench & Chang,2007)。
2.自我与他人
公正世界信念的双重作用究竟是如何同时存在的呢?Lipkusa,Dalbert和Siegler(1996)提出了自我公正世界信念(BJW-self)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BJW-others)的区分。自我公正世界信念即相信世界对我来说是公正的,而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则是相信世界对其他人来说是公正的,有时也被称为一般公正世界信念(general BJW)。研究者们编制了以自我与他人二维度结构为基础的测量工具,包含自我和他人公正世界信念两个分量表,信效度良好。自我与他人二维度结构为公正世界信念的双重功能提供了理论解释,并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目前研究者们得到了如下相对一致的结论:①自我公正世界信念与心理健康及调节功能有关,而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则与对处境不利人群的冷酷态度有关;②自我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有中等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大约在0.2~0.6之间;③通常个体的自我公正世界信念得分是高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的,即人们倾向于相信相对于他人来说,世界对我来说会更公正一些,因此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不幸遭遇不会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Lipkusa,et al.,1996;Otto & Dalbert,2005;Sutton & Douglas,2005;Sutton et al.,2008;Sutton & Winnard,2007)。
3.内在公正与终极公正
除了在公正指向的对象上存在自我与他人的差异,研究者们也发现了其他可用于解释公正世界信念双重功能的维度。例如,Maes(1998)从时间维度上提出的内在公正(belief in immanent justice)和终极公正(belief in ultimate justice)的差异,并编制了相应的测量工具(Maes& Kals,2002)。内在公正即以已经发生的事实来进行公正判断的倾向,最早由皮亚杰提出,皮亚杰(1984)在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中发现,儿童通常认为出现的过错会自动带来相应的惩罚,即过错和惩罚之间有一种直接的、内在的联系,因此将其称之为内在公正判断。而终极公正则是以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来进行公正判断的倾向,类似于某些宗教的教义,当前的不公正最终都会在未来被纠正和补偿,这种补偿可能来自于另一个世界或是来自来生。
关于内在公正与终极公正的研究发现,内在公正与对无辜受害者的贬损、责怪有关,对心理健康有危害作用,而终极公正则与对受害者的积极评价和帮助行为有关,可以促进和保护心理健康(Fatima & Suhail,2010;Maes & Kals,2002;Maes & Schmitt,1999)。
4.程序—分配与自我—他人的整合结构
近来,有研究者试图将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与组织公正领域的分配公正与程序公正两维度结构结合起来,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判断基础——应得与否进行了拓展,从原有的结果应得拓展到程序应得层面,从而发展出分配公正世界(distribute just world)和程序公正世界(procedural just world)两个维度,并编制了相应的测量工具。在与健康的关系上,初步研究发现程序公正世界信念与健康的关系可能更为紧密(Lucas,Alexander,Firestone,& Lebreton,2008)。后来,研究者们又在此基础上将程序与分配两个维度及自我与他人维度结合起来,构成一个两维度四因素的整合结构:自我分配公正信念、他人分配公正信念、自我程序公正信念、他人程序公正信念(Lucas,Zhdanova,& Alexander,2011)。该结构的优势在于将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与组织工作领域的研究整合到一起,便于从更多角度对公正现象进行解释。但是结构的合理性、测量工具的有效性都还有待进一步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