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者所属阶层及其公正世界信念对典型高、低阶层的刻板印象的影响

四、评价者所属阶层及其公正世界信念对典型高、低阶层的刻板印象的影响

上述分析发现,公正世界信念与三个维度评分的阶层差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公正世界信念越高的被试者,其对典型高阶层的评分总是倾向于高于对典型低阶层的评分。为了进一步明确公正世界信念对评分阶层差的影响,对公正世界信念的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将公正世界信念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列,然后去前27%作为高分组,后27%作为低分组。形成一个新的变量——公正世界信念分组。这样就得到两个自变量:评价者本身所属的客观阶层,分为两个水平,高阶层被试者和低阶层被试者;被试者的公正世界信念分组,分为两个水平,高分组和低分组。以对典型高阶层和低阶层的能力评分差为因变量,进行2×2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7-8。

从表7-8可知,评价者所属的客观阶层的主效应不显著,F(1,92)=0.471,p=0.513。前文中也分析了高、低阶层的评价者对典型高阶层和低阶层的能力评分均值的T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这也得到了验证。既然评价者所属阶层对典型的高阶层和低阶层在能力维度上的评分差异不显著,在能力维度评分的阶层差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公正世界信念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1,92)=13.576,p=0.000。客观阶层×公正世界信念分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92)=0.039,p=0.851。表明评价者所属的社会阶层无论是独立作用,还是与公正世界信念共同作用,都不会对能力评分的阶层差带来显著的影响,对能力阶层差的差异造成显著影响的主要来源是公正世界信念上的差异。

表7-8 客观阶层、公正世界信念对能力维度评分阶层差的方差分析结果

从图7-1来看,公正世界信念高分组的被试者在能力维度评分的阶层差要显著高于公正世界信念低分组的被试者,来源于高低阶层的评价者都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也就是说,无论被试者本身所属的客观阶层是高还是低,如果其公正世界信念得分高,则倾向于更加认同“阶层=能力”刻板印象。

图7-1 评价者阶层、公正世界信念对能力评分阶层差的方差分析

依据同样的步骤,以阶层和公正世界信念分组为自变量,以热情维度评分的阶层差为因变量,进行2×2方差分析,得到表7-9的结果。从表7-9中可见,客观阶层的主效应不显著,F(1,92)=0.074,p=0.823。公正世界信念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1,92)=11.509,p=0.001。客观阶层×公正世界信念分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92)=.149,p=.752。

表7-9 客观阶层、公正世界信念对热情维度评分阶层差的方差分析结果

从图7-2来看,无论评价者来源于高阶层还是低阶层,都倾向于认为典型高阶层在热情维度的得分要低于典型低阶层的评分,因此热情评分的阶层差为负值。公正世界信念得分越低的被试者,认为典型低阶层的热情得分要显著远高于典型高阶层的热情得分,表明其对低阶层在热情维度的补偿效应更为强烈。而对于公正世界信念得分越高的被试者,其热情评分阶层差越接近于0,表明公正世界信念越高的被试者越倾向于认为典型高阶层在热情维度的得分与典型低阶层差异不大。此时,未对典型低阶层在热情维度进行补偿。也就是说,公正世界信念得分越高会削弱被试者对低阶层的补偿效应。

图7-2 评价者阶层、公正世界信念对热情评分阶层差的方差分析

同理,得到客观阶层、公正世界信念分组对道德维度评分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7-10。结论与前两个维度一致,客观阶层的主效应不显著,公正世界信念分组的主效应显著,两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表7-10 客观阶层、公正世界信念对道德维度评分阶层差的方差分析结果

从图7-3来看,公正世界信念得分越低的被试者,认为典型低阶层的道德评分要远高于典型高阶层,对典型低阶层在道德维度的补偿效应越强烈;而公正世界信念得分越高的被试者,越倾向于认为典型高阶层和典型低阶层在道德评分上差异不太大,因此更接近于0。公正世界信念得分越高,对典型低阶层在道德维度的补偿效应越弱。

图7-3 评价者阶层、公正世界信念对道德评分阶层差的方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