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问题提出
公正世界信念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在80年代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然而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在公正领域的影响力却不能与同时代的其他两个理论——公平理论及相对剥夺理论相提并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关注的不是公正或不公正的原因或者结果,而是个体应对不公正威胁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就是从心理上重建公正感的过程。因此其适用的范围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公正世界信念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首先,是理论本身的整合问题。关于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可以明显地区分为两种研究取向、两种研究视角和双重功能的研究。两种研究取向:一是将公正世界信念视为基本动机,观察个体在不公正威胁情境下对不公正受害者的反应,以实验研究为主要途径;另一种研究是将公正世界信念当作稳定的个体差异变量,关注的是公正世界信念对个体尤其是处境不利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或是考察公正世界信念与对某一人群的消极态度之间的关系,以相关研究为主。两种研究视角主要是指受害者视角和观察者视角,在不同研究视角下,探讨的公正世界信念的功能是不同的。对于受害者视角,主要探讨其对心理健康的维护功能,对于观察者视角主要探讨其对不公正的同化功能及其与消极的社会态度的关系。同时,从这两种视角来看,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都是双重的,对于受害者而言,维护心理健康是适应功能,但是也有可能因为感受到的不公正感的下降,导致对现状的合理化,从而导致改变现状的努力程度降低。而对于观察者而言,公正世界信念对不公正进行同化的功能本身是积极的,但是从社会层面来讲,则会导致对处境不利人群的消极态度,此时其社会影响是消极的。目前的大量研究都仅仅着眼于某一研究视角或者某一功能,而缺乏对公正世界信念功能的整体探讨。
其次,在公正世界信念的理论体系中,公正世界信念是个体与社会达成的“个人契约”,在这一契约的保护之下,个体才能对未来进行投资,追求长远的目标,并相信自己会得其所应得。然而在实证研究中,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公正世界信念对不公正受害者的消极态度,近二十年来,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则是公正世界信念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公正世界信念的目标追求功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公正世界信念的目标追求功能的探讨可能帮助我们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体会为改变地位而奋斗,而有些人则选择了放弃努力、接受现状。相对于处境有利的群体,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成为各种不公正受害者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他们在对未来进行投资时会更多地考虑公正因素,它意味着个体是否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而当个体认为世界是不公正的,则会放弃努力,转而采用一些非理性的方式来对现状进行合理化,从而接受现状。只有“人人有希望”,才有可能“人人肯努力”,对公正世界的信念与期望是否会影响人们对长远目标的追求?这是一个更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再次,如何将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应用到更广泛的研究领域中,与其他理论融合,以便对更广泛社会条件下的公正现象进行解释?在这一方面,制度正当化理论为公正世界信念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并在群际关系的研究中有大量的应用。从公正世界信念的观察者视角和受害者视角来看,公正世界信念的功能发挥可能是因人、因社会处境而异的,那么能否对观察者-受害者视角进行拓展,转换为公正的得益者和受害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生,是否能转换为同一社会环境中不同处境的群体呢?这样就可以将受害者视角与观察者视角在同一研究体系中进行整合,同时考察,并可进行对比。从个体角度,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个体差异变量,可能导致对于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体和群体的消极态度,而从群体的角度,共享的信念又成为一种意识形态,那么公正世界信念是否会作为“阶层合法化神话”,导致高低社会阶层对现状的合理化,对不公正现状的接纳?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还比较少。
最后,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近年来收入差距持续加大,社会阶层趋于固化,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在传统文化中,“善恶有报”“富贵在天”等宿命论的观点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公平观都有着深厚的影响。在文化与现实的双重影响下,民众的公正世界信念结构与西方文化下的结构是否有差异?中国民众的公正世界信念现状如何?这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基于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拟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公正世界信念的结构,并编制相应的测量工具。
(2)对公正世界信念的观察者-受害者视角进行整合,拓展到不同社会处境的群体,从社会阶层的视角,了解当前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正世界信念现状,并从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个体心理特征及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变量两个层面探讨其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影响。
(3)在同一研究体系中,探讨公正世界信念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双重作用。拟探讨的适应功能包含三个方面:公正世界信念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公正世界信念促进低社会阶层长远目标追求的功能,以及公正世界信念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在消极影响方面,主要探讨公正世界信念对阶层刻板印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