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在于对公正世界信念研究领域的拓展,从观察者—受害者视角拓展到两者融为一体的社会阶层视角,将个体层面的研究拓展到社会层面,从而可以尝试对公正世界信念的理论进行整合。在问题提出中曾总结,公正世界信念理论虽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充实,但是理论本身却缺乏有效的整合。关于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存在两种研究取向、两种研究视角以及双重功能的研究。两种研究取向是基本动机的研究取向和个体差异的研究取向,前者以实验研究为主要途径,后者以相关研究为主要途径,本研究显然是后者;两种研究视角即不公正受害者视角与观察者的视角,本研究将研究对象从个体层面拓展到社会层面,以不同社会阶层为研究对象,试图将受害者与观察者统一起来,从社会处境而言,低阶层可以作为受害者,高阶层可以作为得益者。而在群体态度上,彼此都是对方群体的观察者;在双重功能上,以往的研究往往单独探讨公正世界信念的适应功能或是其对受害者的消极态度,两者是割裂的,属于不同体系的研究,本研究由于研究对象上兼有观察者与受害者,因此可以同时探讨公正世界信念对不同群体的双重作用。

现实意义。当前由于贫富差距增加、阶层趋于固化,已引起广泛的分配不公平感、仇富、仇官等阶层对立的社会心态以及由不公正引发的群体事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公正世界信念是良好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社会阶层的视角,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与社会现实下的公正世界信念的结构与功能,并编制了信效度较好的测量工具。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公正世界信念的双重性质,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不区分对象而一味地强调提高对公正世界的信念也是不合适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正世界信念及公平感状况,对建立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