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阶层被试者对阶层典型群体界定上的差异
为使被试者对高、低阶层在能力—热情—道德三维度上的评分更加具体且有针对性,研究首先对典型高、低阶层群体进行界定,然后要求被试者列举至少三个属于这类群体的人群。
128名高阶层被试者在列举高阶层群体时共提供了325个回答,对这325个回答进行归类和排序,结果发现,排在前列的分别是:首位的是官员(官员、高级官员、政府官员、高级领导干部、厅级以上领导干部、政府高官、行政一把手等),其频次高达73次。其次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如大型国企高管、央企高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上市公司高管、垄断行业高管等),其频次为53次。再次是企业家(大老板、大企业老板、私企老板、企业家、私营企业主、富商等),其频次为46次。最后是演艺明星(名人、演员等),其频次为21次。
128名高阶层被试者在列举低阶层群体时共提供了302个回答,对这302个回答进行归类和排序,结果发现,排在前列的分别是:农民工(农民工、民工、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工、外出打工农民等),其频次为62人次。农民(农民、农村居民、农村人员、农村普通劳动者)58人次,下岗失业成员(下岗工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无业人员)48人次。残疾人(残疾人、残障人士等),22人次。
101名低阶层被试者在列举典型高阶层群体时共提供了260个回答,对这260个回答进行归类和排序,结果发现,排在前列的分别是:企业家(企业家、大老板、企业老总、企业老板、私企老板、富商、商人、富豪等),频次为57人次;官员(高官、高层官员、官员、国家干部、国家领导、领导干部、领导人、贪官等),频次为45人次;由于家族经济基础成为富人的二代群体(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煤二代等),频次为34人次;公务员(公务员等),频次为27人次。
101名低阶层被试者在列举典型低阶层群体时共提供了268个回答,对这268个回答进行归类和排序,结果发现,排在前列的分别是:农民工(农民工、进城打工的人、打工、建筑工人等),频次为68人次;农民(农民、农村居民、农村人、种田的人等),频次为44人次;乞讨人员(乞丐、乞讨、讨饭、流浪汉、拾荒等),频次为44人次;残疾人(残疾人、残疾、身体缺陷的人等),频次为3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