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得到了的以下结论:

1.公正世界信念的结构及测量工具

本研究在对以往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人际与时间维度相结合的二维度四因素结构,四因素分别是:自我-现在、自我-未来、他人-现在、他人-未来。并依据此结构假设,以不同社会阶层民众为对象,编制了适用于成年人的公正世界信念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

2.公正世界信念可作为个人资源维护心理健康

主观社会阶层较高的个体,其公正世界信念、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高于主观社会阶层较低的个体。相对于客观社会阶层,主观阶层对心理健康各指标预测作用更强。公正世界信念在主观社会阶层与心理健康各指标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从作用机制上来看,公正世界信念维护心理健康的个人资源假设得到了研究的支持。

3.公正世界信念对低社会阶层追求长远目标的促进作用

公正世界信念越高的低阶层大学生,在挫折情境下,对长远目标的目标承诺越强,越倾向于选择坚持,并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公正世界信念有助于促进对需求的延迟满足,但效果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公正世界信念对低阶层的长远目标追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公正世界信念对低阶层收入分配公平感的影响

样本中被试者的主观阶层认同呈向下偏移的趋势,且各阶层的收入分配公平感普遍偏低。主观高阶层的公正世界信念、收入分配公平感显著高于主观低阶层。在主观社会阶层与收入分配公平感的关系中,公正世界信念起到了调节作用。公正世界信念可以提高收入分配公平感,但是这种提升作用对高阶层表现更为显著,对不平等的现状进行合理化,体现了公正世界信念更有利于高社会阶层的特性。

5.公正世界信念对“阶层=能力”刻板印象的强化作用

被评价群体的社会阶层可以直接预测对其的刻板印象。高阶层群体被认为是高能力、低热情、低道德的,而低阶层群体则被认为是低能力、高热情、高道德的。相对于公正世界信念得分低的被试者,公正世界信念得分越高的被试者总是倾向于对典型高阶层的评分更高一些,显示出对高阶层的偏好。

综上所述,在个体层面,作为个体差异变量,公正世界信念可作为个人资源维护低阶层心理健康,促进低阶层对长远目标的追求;在社会层面,作为群体共享的意识形态,公正世界信念有助于提高低阶层的收入分配公平感,同时强化 “阶层=能力”的刻板印象,从而对不平等的现状进行合理化。总体而言,公正世界信念对高阶层更有利,对于低社会阶层而言,公正世界信念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