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是第一方法论
郭 红:我就是这个感觉,你和自然和世界产生联系的时候,你其实是和更大的世界产生联系了。
郭文斌:对。世界是有无限层次的,它随着你的心量的扩展而扩展。当年,无法懂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现在,当一个水果来到我面前,我真有一种感觉,它是一个十分自足的世界,那么美妙,那么不可思议。面对它们,我有时会有种非常强烈的感觉,仿佛能进入它们的内部,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完美的世界。可是现在,你一口就把那个世界吃下去了,因此,每天吃饭的那段时间,是我最享受的时间,也是最感动的时间,也是最惭愧的时间,同时也是最受教的时间。
郭 红:或者说你和那个世界融为一体了,你把它纳入你之中了。
郭文斌:水果是如此,一花一草也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感觉,要想真正懂得《农历》,就会有一些难度。
郭 红:也许讨论这个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家去做半天的种植和采摘,去挖土去施肥,经过这种真正的劳作之后再来谈。
郭文斌:我还有一种记忆就是老牛犁田。天上还满是星斗,许多人还沉浸在梦乡,父亲就赶着牛上地了,那串丁零丁零响过巷道的铃声,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什么叫任劳任怨?牛就是。它知道今天该犁哪一块了,从这头到那头,从那头到这头,不辞辛苦,那种乖顺,真是让人感动。特别是看到它一边犁田,一边拉屎,你的心里就会特别难过。如此辛劳,生产出来的粮食,它自己又何尝品味过?
郭 红:牛很聪明,它知道自己的职责。
郭文斌:还有驴也是同样的。我小时候看它驮运,那么重的一个麦垛,弄好以后它就静静地站在那里和你配合,等着你把沉沉的麦垛扔到它的背上。还有禾苗的破土而出,如果你每天盯住同一棵禾苗,跟踪它成长的轨迹,你就能理解做母亲的某种感觉,体会到母亲看着孩子从出生到一天天长大的那种感觉。还有杏子的成长,从一朵花,到一个青杏,再到成熟,最后奉献给人,那个过程,真是悄无声息,却惊心动魄。
当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平时吃的东西,全是种子,心里就打过一个闪电。
郭 红:我想果树本意并没想要奉献,它本想给自己长一个果实,让果实将来再长成一棵果树。
郭文斌:对。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在吃种子,所以人食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欠账的过程,那可是无数的种子。古人讲,老牛就是来还账的,所以它愿意默默地耕作。前世功课没有完成,欠账太多,所以今生来还账。
郭 红:这要没有来生的话就还不清了,要是来生继续欠账怎么办?原来人是牛的讨债鬼,呵呵。
郭文斌:古人讲的特有意思,“众生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当一个人心中有这种观念的时候,他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起来,就会“敬业”起来,因此,真正的“敬业”来自“畏业”。
郭 红:有一点,我觉得你说得特别好,看到年迈的父母亲脸上有一种欢喜。有一次有个老爷子给我帮忙干点儿活,他看起来很老很老。我说大爷您笑得特别好。那种纯净的,带着内心亮光的笑容特别好。你仔细一看可能他牙没刷,脸上都是皱纹,手上还沾着泥巴,但是你会觉得那个笑容是个真正的笑容,心里出来的。
郭文斌:他的内心是天然的。
郭 红:当他意识到你懂得他的时候,他自然在心里与你拉近距离了。第二次再见面他就非要给我塞几个东西不可,而且一定不要钱。我说这不行,您是做这个的,必须付给您钱。他可能都不识字。
郭文斌:我们现在一谈伦常,就会想到社会关系。在我看来,真正的伦常是一种天地人的关系。所以中国古人讲“天人合一”是有道理的,因为“天人合一”的背后可能是人的根本快乐,你不“天人合一”,就无法获得根本快乐。
郭 红:“天人合一”就是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大自然,与大自然步调一致。
郭文斌:最简单的“天人合一”就是睡眠,如果一个人在“天人合一”方面做不好,可能连觉都睡不好。补充我们生命力或者精力的,食物是一部分,更多的是睡眠。可是,有谁想过,为什么人睡一觉会缓过劲来?
郭 红:可是如果饿着肚子睡觉多没劲。
郭文斌:这里面确实有很多奥妙。地道的中国农民是懂得这个的。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什么节气做什么,他们非常清楚,这也是一种“天人合一”的逻辑。“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所以能够给人带来吉祥,同样是“天人合一”的逻辑。因此,无论是健康,还是幸福,还是成功,“天人合一”都是别无选择的道路。在我理解,它是第一方法论。
郭 红:现行传统的节气是按北方地区划分的。春天的时候我去种豆子,人家说你种早了。果然我的种植过程特别艰难,最后人家种得比我晚,长得还比我的更快更好。
郭文斌:不是种的晚的比你的长得更好,是他们种的时候正好。如果你有过农历经历或者小的时候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不用说就知道,那是一套法令,是大自然的法则,什么节气种什么庄稼,那是对这种法则的相应。
郭 红:我开始不相信,就要提前种,四月初有的时候气温不低了,而且全球都变暖了,又是科技时代了,谁还相信节气呀,结果很失败。节气真的有道理。
郭文斌:反季节菜之所以会吃坏人,就是因为违背了“农历精神”,是逆着来。要说这不能单单怪那些菜农菜商,还怪受众的非分之欲,冬天非要吃春天的东西。虽然你吃到了,但是它已经失去了“天人合一”的原则,它不是大自然赋予的,是你非分要求的。因此,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宁可食用冬藏土豆冬藏萝卜,也不会食用看上去很新鲜的反季节菜。
郭 红:它更像是工业产品,不是农业产品。
郭文斌: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