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遗留问题
2025年11月18日
二、遗留问题
世纪交际之际,小泉纯一郎内阁实施“限制缓和”政策,培养小学教师的院校、特别是私立大学骤然增加,除去文学部(教育院系)、家政学部(儿童学科)等传统教育专业,福祉学部开设了儿童福祉相关的科目,或者体育学部、社会学部也开设教育学科,小学教师培养事业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此,小学教师的培养机构、培养课程以及学生的志向等也体现出多样化。
(二)面对“教师素质能力论”的整体发展
众所周知,日本小学均为全科教师,中学、高中的教师培养在组织机构、培养课程等方面都与小学教师大不相同。针对小学教师培养重视专业理想,执行国定培养课程,中学、高中的情况有所不同,首先是培养学校数量多,不仅有国立师范大学,还有公立、私立综合大学中各种学科教学的院系、单科教学等,由此,设定一个培养中学教师的通识性课题,非常之难。
尽管如此,本研究并未将“大学场域教师培养”中的小学教师培养区别开来。如前所述,教师志愿的学生或者新入职老师,缺乏丰富的大学课程,这一基础的欠缺暴露了大学培养的迫切危机。因此,“大学场域教师培养”的整体像,应该成为今后研究的一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