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结 语

本书从教育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日本教师专业化历程做了四个阶段的划分和定性。其中,二战前的“忠孝型”和二战后初期“技能型”教师形象的定论,主要来自日本学者的判断,他们对其二战前师范教育的准确定性和深刻批判,体现了作为良知学者的政治觉悟和学术水平。20 世纪末的“实践型”和21 世纪以来的“专业型”教师形象的定性,是笔者10 年研究的结果呈现。定性之时,笔者通读了中教审、临教审等日本政府层面几乎所有关于教师教育的重要文献,并参考了东京学艺大学、创价大学等实践案例。

从整体来看以上四个阶段的划分,二战前的“忠孝型”最为明了、最好理解,而二战后的“技能型”“实践型”和“专业型”三个阶段,似乎不容易清楚划界。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这三个阶段绝非泾渭分明、各自为营,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含、共存发展的。先看“技能型”和“实践型”,前者主要是对质二战前只强调思想灌输、为军国主义服务而忽视教学方法的师范教育,提倡转向教学技能的培养,亟待解决的是中小学教师能教课的问题,因此这个技能仅限于教学方法,为的是让学生尽快接受民主主义思想和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是操作层面的“技能”。后者则在其基础上,从课堂教学到理解学生、班级管理、指导学生以及家校合作等多方面,提倡全面培养作为教师的实践能力。因为20 世纪80 年代以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加大了学校教育的知识量,而复杂喧闹的社会环境给了青少年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只专注课堂教学的“技能”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中小学教师要超越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走进学生内心深处,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成为“实践型”教师的核心标准。前者的理念依据是教学论,后者是教育学。

再看“实践型”与“专业型”,二者并无本质区别,在教育一线更是互为条件的。高科技、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课堂教学,在专业层面要求教师对现代知识的整体内涵能做专业解读,在实践层面能将具体的知识点深入浅出地传教给学生,作为教师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相辅相成、共同发力。将第四阶段定性为“专业型”,主要原因是:政策上有日本政府对于培养“作为教师的最低限度的素质能力”的导向;理论上有日本学界通过“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明确了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和专业内涵;行动上有教师研究生院的创建。教师研究生院虽然也以培养实践型中小学教师为目标,但其站位更高,是基于在职教师已有的教育学理论之上的实践。它比起包含本科、研究生整体培养课程的第三阶段的“实践型”,研究性更强。笔者在序言中已有说明,日本于20 世纪90 年代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课程成为其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研究生教育才是真正的“研究阶段”的启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研究生院是打造“专业型”教师形象的一大通途,其理论依据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总体来看,二战后日本的师范教育在其教育改革整体大背景下,从“忠孝型”转向“技能型”,走上了正常的师范教育之路,为其日后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据统计,日本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高中普及率得到了很大提高,1965 年为70.6%、1970 年为72%、1973 年为89.4%。[1]这一数字表明,日本学校教育的规模和普及率得到了空前提高,为其90 年代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打下了基础。在此过程中,其师范教育所做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在日本经济腾飞期,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理想、社会地位遭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政府及时调整政策,通过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等措施,稳定了中小学教师队伍,也保证了其基础教育的发展。

20 世纪80 年代,特别是21 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进展和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动向,日本政府始终关注着其教师教育的状态,中教审连续发布答询报告,明确日本教师教育的现存问题、解决对策和发展趋势,对于培养“适应21 世纪发展”的、“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起到了导向作用,“实践型”和“专业型”成为教师教育的关键词。

另外,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对于实现家校合作给予了很大保障的[2]同时,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络与合作能力”成为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涵,背后就有这样的背景。

人类社会进入21 世纪已过去五分之一,针对在国家管理下,为适应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近现代学校教育,“21 世纪的学校是由‘教育家’的教师与社区联手,为了学生而开设的。这样的学校以学习为中心,将在共同体的基础上,开展多文化交流并为了未来社会逐步发展成为社区的文化和教育的中心”[3]。这是对今后学校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能否成为现实,取决于教师能否成为具备高度专业素养的“教育家”。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整体发展的问题。

【注释】

[1][日]宮原誠一他.資料·日本現代教育史·3[M].東京:三省堂,1973,6.

[2]夏鹏翔.家长的教育谁来做[R].光明日报,2017 年8 月17 日。

[3][日]佐藤学.教育の方法[M].東京:左右社,201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