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素质
教育为导向的课程
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多年来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自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办出各自特色。”袁振国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理想,更是一种境界,教育的过程是知识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更是对生命的讨论。”
目前新课程改革引发了全国教育观、教育实践的深刻震动与改变,国家从高等入学考试入手,变“精英教育”为“普及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