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的感知课——不仅仅是在玩

二、向阳的感知课——不仅仅是在玩

黄婷婷

感知课就是利用感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对环境形成有意义的知觉,换句话说,就是能感觉周遭事物,并“知道”。它讲究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动自发、愉快地学习。感知课主要适用于学龄前常规尚未养成的学生。感知课上的一些活动,可建立学生对环境的注意力及反应能力,是向阳学生进行进阶学习及小组活动间的过渡性课程,它可以根据学生IEP的需要而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常规、养成常规。通过感知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提升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2)培养学生听令、配合的能力。

(3)调整学生的触觉敏锐度。

(4)培养学生视觉注意力、视觉辨别、听觉敏锐度及听觉辨别的能力。

我们向阳的感知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利用单元课的内容,找出一个感知主题,再根据这个主题设计成一个很有趣的听令活动,活动可以有很多,但内容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将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设计为玩的形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一些技能。从而逐步养成常规。

下面以“诗歌朗诵”单元为例,介绍感知课的活动。

先从“诗歌朗诵”这个单元中列出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品,如磁带、录音机、话筒、歌本等,从这些物品中找出学生较喜欢的、感兴趣的、想去玩的东西——磁带。把“磁带”作为这个单元感知课的主题开始设计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要让学生学习“磁带是什么?”“磁带拿来怎么用?”等。

第一部分:学生进教室后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和老师互相行礼问好。老师展示录音机给学生看,首先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录音机内放入一盘有节奏、欢快的儿歌磁带,并且发乐器给学生自由敲击,随着儿歌敲打出声音来。自由敲击后,老师拿出乐器示范,让学生模仿老师正确敲打乐器的方法。在老师和学生一起敲击乐器的时候,老师放入一盘空白磁带,录下学生敲击乐器的声音,并且把录下的声音放给学生听,学生突然从录音机里听到自己刚才敲打乐器的声音,很好奇,就很注意听。在听得很投入的时候,关掉录音机,学生听到声音突然没有了,就把注意力转到了录音机上面来,还有的学生站起来抢老师的录音机,然后自己拿过来开录音机。老师把磁带取出来后让学生开录音机,结果学生怎么按也按不出声音来,就把录音机还给老师,要老师帮忙。老师这个时候把磁带重新放回录音机里,一按,声音出来了,学生很高兴。老师再让学生按开关键,声音又出来了,然后重新关掉录音机,取出磁带,把磁带给学生看。老师教他们,从录音机里取出来的就是“磁带”,磁带是长方形的,中间有两个洞,让学生伸出手来摸一摸这两个洞,感觉一下磁带的形状。老师拿出很多的磁带,给学生看磁带都是这个样子的(认识什么是磁带),然后用动作和声音告诉学生磁带放进录音机里就可以有美妙的歌声出来。老师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把磁带放进录音机,并按开关键放音乐出来(磁带是用来做什么的)。学生很感兴趣,一会儿把它关掉,把磁带取出来,一会儿又把磁带放进去按开关键放出音乐来,很是高兴。一会儿取出,一会儿又放进去,就这样反反复复弄了好一阵子,注意力全都放在录音机和磁带上了。

见学生们的注意力都在录音机和磁带上面的时候,老师就把准备好的教具“磁带”(苹果雕成长方形、中间挖两个洞做成的“磁带”,面粉加糖烤成的“磁带”,馒头做成的“磁带”……)和真的磁带放在一起,让学生分辨真假磁带。他们如果选择假磁带,放进录音机时没有声音,再让他们换成真磁带放进录音机,在进行一番分辨和香味的提示之后,就可以区分真假磁带了。老师正在为自己的“成果”感到欣慰时,而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全都又放在了那堆可以引起他们分泌唾液的“磁带”上面了,再一看,每个人的手里都抱着一盘“磁带”尽情享受。享受完手中的“磁带”后,感知课的第一部分要告一段落了。也许会有人感觉,这哪里是老师上课,完全就是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玩。确实,我们的感知课就是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

第二部分:享受完手中的美味之后,老师从桌子下面端出一盆清水来,不要以为是给他们洗手用的,是拿来做什么的呢?只见老师拿出一根长长的吸管插入盆中,开始表演起吹泡泡来,这一吹可不得了,刚刚还在回味着“磁带”的孩子们,得赶紧收起味觉带给他们的甘甜,进入到视觉带给他们的满足。见学生们的注意力全聚到了这盆清水后,老师又从桌子下面摸出了一瓶洗洁剂,滴了两滴在清水中,然后又拿出一篮子的玩具放入清水中(当着他们的面放进去),用他那根象征着“魔术棒”的长吸管对着清水吹起来,白色的泡泡越来越多,弥漫了整个盆子。学生们都伸出手去抓泡泡,放在手上玩,一会儿泡泡不见了,再抓,又不见,又再抓,乐此不疲,非常投入。这个时候,老师下了一个学生十分乐意做的指令:“把水里的玩具捞起来”,一声令下,一只只小手又开始工作起来,“摸三角形”“摸圆形”“摸积木”……(学生摸到什么玩具,就说什么玩具),这个时候,学生既可以趁机玩一下泡泡,玩一下水,又完成了老师发出的指令,何乐而不为呢!游戏结束后,有一点小作业要学生做,就是他们上个别课时已经学会或者已经会操作的作业,在课上再重新做一次后就要下课了。也可把刚才做过的作业装在一个小袋子里带回家当成家庭作业做。

一个单元里有可能第二部分要有两个活动。除了上面的玩水游戏外,还可以做触觉刺激活动和用毯子做成秋千来摇晃。有的学生非常喜欢在老师用毯子做成的秋千上摇晃,常常赖在“秋千”里不愿下来,要老师一直荡,直到荡到老师筋疲力尽。看到学生脸上满足的笑容,老师的疲惫再多也顿时烟消云散了。

学生通过感知课上反复、多次、同样的训练,他们的学习常规便有所建立,老师上起课来就不会感觉那么乱,学生的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不仅这样,学生听指令做反应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而且感知课上还训练了学生听觉的敏锐度及听觉辨别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感知课的感官游戏中,学生在游戏中很快乐地学习,没有让他们感受到上课的压力,获得了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