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干活动(广播站)——生活中的责任

四、班干活动(广播站)——生活中的责任

周千勇

我们每个人,无论相貌和人品如何,无论才智和能力如何,无论身份和地位如何,都与生携带着权利和责任。获取权利也许是人的本性,不用学习和养成,大家都很会应用和创造,而责任却不然,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体验、不断地习得、不断地肩负才能使它在你的生活中得以体现,才能使它在你的人性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在生活中,人们眼中一个有担当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当然,也被称赞。可是,一群对自己的生活都不能完全独立的智力障碍少年,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的责任并要肩负可不是件易事。但是,我们都知道,任何人都是生活一辈子,学习一辈子的,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这于他们也是一样。因此,虽然让他们懂得责任、肩负责任不易,却依旧可以实现。那么,我们向阳的这一群少年们是如何在生活中习得并肩负他们的责任的呢?请让我用向阳广播站为例来与你分享。

广播、电视已成为当今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家常菜”,因为它及时告诉我们这个大千世界不断发生的新鲜事。向阳广播对向阳的老师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在2000年向阳刚踏上在江津本地,探索生态化课程之路的时候,向阳一班的老师、学生也踏上了精制这道菜的漫漫之旅,广播站的每个成员也开始担起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大家在生活中究竟是怎样做的呢?

最开始是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将要做的一些事情:如新闻信息要怎样让别人知道,并一起来参与;一路上的收获怎样让更多的人看到;走这条路要用到的后备力量从哪里来……在激烈的讨论后,大家决定将曾经学习过的主题活动“向阳广播站”加以改良沿用。于是,载着向阳生态路使命的广播站便正式成立了。在站里,有主持人、有编辑、有记者,这些成员都是一班的老师、学生来担任的(学生要当什么是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老师给予一些建议和调整后定的)。另外,也依据各成员的工作特点及所需用品道具分别设置了相应的编辑部、录音棚、播音室。并且,还共同讨论了广播站的宗旨:①及时向大家报告向阳大事;②丰富校内师生的娱乐生活;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及工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工作品德;④义务为老师、同学、家长服务。也按照此目的,开设了一系列广播内容,即午间新闻——今日菜谱、点歌和音乐欣赏、笑话、明星节目欣赏、当日报纸、电视重要新闻;下午新闻——向阳今明日大事、好人好事、失物招领、寻物启事、各类意见(如菜式、活动……)而今,随着同学们的能力及责任感的提升,又开播了晨间新闻、心桥热线、向阳广告……真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实用,越来越具挑战性。最后,还共同商议了如何来完成这些工作。

在这里,也许你已开始疑惑:不是说是一群智障少年吗?何以有如此的能力来完成这些艰难的工作?可是,你看,他们意气风发地行动起来了。

1.抢新闻去

每天,小记者们挂着照相机,背着小录音机,拿着小麦克风,忙忙碌碌地穿梭于喧闹的人群,跟随于百忙而稍闲的师长后……瞧,有的伸着手向被访者支着麦克风和录音机,有的则眼瞄着早备好的问题纸条并急切地念读着,有的则干脆把纸条拿给别人看,有的则呈上为回答问题而备好的半成品资料和笔……不愁抢不回新闻!

2.编写稿子

每当从小记者那里收到一点点访问信息,编辑部便忙开了。有的人通过小记者的口述“写”下重要词语,有的人忙着听录音带,有的人整理着小记者带来的资料,有的人翻阅着相关主题书籍、图片……工作效率可不低。也许,你会很惊奇,就他们,有这么好的编写能力?是的,只是他们的写法很特别而已。有的是真写下文字,有的则画上简图或是他才懂的符号,如豇豆就画上几条短短的竖线,海带就画成大小不均的几个方框(因为他们平时吃到的就是这样的形状的)还有的则用一些字卡来排、贴,有的则直接在资料上圈选……各用其技,然后相互说明一下,老师立即备注上文字,这样,一篇篇稿子就出来了。它不仅能让每个人都能读懂,还令大家难以忘记,并且新鲜不断。同时,“全语言”的观念在这里也被充分运用和展现。

3.录制新闻

当播音员们收到稿子后,就准备录音了。为了让稿子内容能被听众清晰地听明白,播音员们也煞费苦心。他们将一些例行性的播音稿之导语、结语都熟背了,如今日菜谱便是如此。平时他们也熟读很多相关语句,如为别人点歌的祝语,表扬别人的赞语,请大家共同参与的一些激励语……另外,每次拿到稿子时,带组的老师都先教读,而在录制时,学生播读后老师还要回放一次。当然有时也会为了满足小播音员们的愿望及展现不同的播音风格而有齐读或轮读、邀请嘉宾来播等方式。形式多样,播的内容也带给人愉悦的享受。

4.播报新闻

这可是一件和前几件事比起来都简单的事,做起来当然也更流利顺畅。用于播音的机器的调适全都由老师做好,另外,老师还在需学生操作的地方贴上特别的标记,将学生最易学习的播音方法写画成流程。每次学生来播音时只需带着磁带操作录音机和插好麦克风就可以了。行简易学,学生很快就能独立操作了。还有,为了让听众听起来舒服悦耳,放音员每次操作好后还会自己亲自感受来适当地做调整。

就这样,经过他们的共同协作便成功地播报新闻了。

经过这样一次次反复练习,现在广播站的成员已能各就其位,基本各行其事,并且有的小记者可自行设计简单问题,有的小编辑可用全语言的方式来叙写好新闻内容,有的小播音员对例行的播音可独立播报,而放音的则可完全独立操作。忠实的听众们则是很习惯和乐于收听,偶有一日没有播音,个别小听众会向老师打听今日为何没有播音。而据广播站“站长”反应说,有时因为生态化课程的需要改变了时间没有做到这件事,有的成员会自动找时间来补做。真是能力成长了,信心也足了,责任感也就更强烈了。你说,像这样的一群少年,是不是已养成了一种好的习惯,承担着生活的一种责任了?